湘村紀事
第六十章檳榔芋
檳榔芋也叫荔浦芋,主產於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形似橢圓,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
每年驚蟄、春分時節開始種植,霜降時即可收獲,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檳榔芋是澱粉含量頗高的優質蔬菜,肉質細膩,具有特殊的風味,且營養豐富,含有粗蛋白、澱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多種成份。具有補氣養腎、健脾胃之功效,既是製作飲食點心、佳肴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補身體的營養佳品,清朝年間列為大清貢品,因而享有“皇室貢品”之稱。
祁東縣的磚塘鎮也有上百年的種植檳榔芋的傳統,檳榔芋個頭大,肉質美,芋香濃,口感上佳,質量不亞於其原產地的檳榔芋。隻是不善廣告營銷,致使其上百年都默默無聞。
清朝道光十九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
在廣州的英美俄德等國的領使,用西餐來招待林則徐,在飯後上了一道冰淇淋,林則徐因不知冰淇淋為何美食,看到有氣冒出,以為是熱的,便用嘴吹之,好讓這道菜涼了再食。領使們看的大笑,把林則徐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但林則徐也不動聲色。
過了許久,林則徐宴請那些領使們吃飯。他請吃的菜肴,都是涼菜,之後上了一道芋泥,顏色灰白,表麵閃著油光,看上去沒有一絲熱氣。那些個領使以為那也是一道涼菜,用湯匙舀了就往嘴巴裏送。哈哈!上當了,領使都被燙得哇哇亂叫,林則徐心裏暗笑,嘴裏則不停地抱歉,說沒想到他們原來不知道這“芋泥”外冷裏燙啊!
對於林則徐利用燙芋泥報複洋人故事,應該讓當今社會那些假洋鬼子多看看。對非友善的洋人要以牙還牙。現今KFC遍布全國,國人津津有味地吃著洋人的垃圾食品還付給人家大把的錢。那土豆泥怎比芋頭泥?薯條怎比芋頭條?為啥讓他們賺?牢騷太盛防腸斷呀,還是說說芋頭吧!
檳榔芋這土特產,在我們祁東土話叫芋子,祁東檳榔芋以其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成活率高,個大,出產大而聞名。它跟廣西的荔浦芋是同一品種,味道當然是完全一樣。可為什麼它們的名氣比我們大。為啥?主要是荔浦芋它有著光榮的曆史,古時它們是朝廷的貢品和指令特產,其影響力可想而知。按理說,品種一樣,味道差不多,那我們祁東檳榔芋也應該很有市場啊。
本人認為,祁東在這一塊上應建立一套成熟的方案,以注冊好的商標,推廣,選種,選地,全生態科學培育,擴大規模,包裝,銷售等一係列的保障機製,著力打造祁東檳榔芋這個品牌,不相信它沒有市場。希望這個問題引起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重視,把農業經濟的第二產業做的更大,更強,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第六十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