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話說梅塘(1 / 3)

湘村紀事

第七十六章話說梅塘

梅塘煙(陰)雨

塘,在湘南就是水潭或小湖泊的意思。

梅塘,曾湖光山色,風景迷人,有“南朝天子活龍地,北仰仙神跨鶴飛”之說法。

梅塘位於祁東(古祁陽)縣城西約六十華裏的石亭子鎮梅塘村,為煙江發源地。

梅塘鎮是個山村小鎮,環顧皆山,小鎮為山間盆地,麵積約四平方公裏。梅塘闊百數畝,水色深靛,寒氣逼人,宛如一塊鑲嵌在豐膩少婦肚臍眼上藍寶石。塘東高聳一山,形似龍,龍頭有一瀑布垂落於塘,此山叫龍泉山,山頂有一庵喚梅塘庵。塘西有一山如仙人立於塘邊守護著這山水,曰仙神山。梅塘四周巧石飛疊,如虯龍盤旋,石麵紅斑點點遠觀形似梅樹開花,有立於水邊、有臥於水麵、有沉於水中,故曰梅塘。塘底岩石之下有許多泉眼,都為自然噴泉,清泉從地下湧出,躍出水麵,高約尺餘,飛濺開如萬顆珍珠,遠眺如煙似雨連綿不絕,故有“梅塘煙雨”之稱。有人又稱之為“梅塘陰雨”。晴朗的天,噴出的泉水從高處紛灑飄落於梅塘水麵,散變為無數的雨花,天為陽,地為陰,人間一奇景,故稱之為“陰雨”者也。

有古書記載:下噴發泉水,四季不斷,水流量大,水質好。左側有“煙江石燕”為祁陽十景之一。

據說嘉慶年間,有張氏孺人,居仙神山。七旬壽慶時,由族眾拜送壽匾,正匾字樣為“懿德致壽”,條幅為“家住仙山,恰進霞觴綿歲月;池滋陰雨,好培玉樹長庭階。”這匾與條幅在仙神山堂前掛了一百八十餘年,後不知所蹤(丟失了)。

梅塘的美景,古人有詩讚曰:

梅塘勝地古今傳,山映湖心水映天。

浩渺煙江飛石燕,巍峨仙嶺隱桃源。

紅霞覆玉岩成巧,白霧迷川景更妍。

墨客騷人誰領會,素來此處號濂泉。

也有人雲:

從來勝地遠流傳,世外桃源別有天。

梅塘為一個大景區,又分成十個小景點,均有古人賦詩記載。

一、曲港籠煙:(梅塘及流經到煙江的小港,春冬水氣成霧之景)

景色迷離分外幽,一彎溪水繞村流。

冬來白霧彌江麵,水氣蒸騰總不休。

二、春宵漁火:(每當日落西山,傍晚在梅塘四周有數點漁火倒影塘中)

春暖神州冰凍開,青苔泉湧任瀠洄。

煙籠古岸風光好,數點漁燈傍釣台。

三、小山鎮口:(馬止山與奇龍山對峙,鎮鎖梅塘水口)

灩浥清流晝夜忙,煙波浩渺下三湘。

青山小影瞳瞳日,留得湖山春更長。

四、懸岩新竹:(描寫出水口崖上的君子竹)

奧巧深潭古石垂,懸崖新竹影離離。

搖搖常使清風在,不為遊人卻為誰?

五、紅霞覆玉:(言龍泉山上的絢麗岩石)

泉冒潺湲石縫來,層層岩石疊台階。

紅霞覆玉岩成巧,出自天然真怪哉。

六、半山石凳:(寫龍泉山上石頭象板凳一樣排例)

一半紅岩一半青,青紅岩石兩廂生。

半山石凳平地立,氣壯山河貫古今。

七、一溝石筍:(描貓兒山右側一條與梅塘相連的水港)

朝天石筍滿溝排,下有叢荊上有苔。

點綴梅塘成勝地,山光水色畫圖開。

八、畔池魚躍:(觀梅塘魚隔牆跳躍)

一道斜陽鋪水中,畔池灩灩影成紅。

魚群跳躍真稱意,任性歡騰欲化龍。

九、水麵雨花:(言水底冒出的水泡散至水麵變成雨花名曰:“陰雨”)

水麵如鏡映殘陽,麵看湖心倒影長。

雨霽雲霄晴更好,花紋點點泛寒塘。

十、平湖展浪:(平湖中的波浪)

平平梅水傍棋台,湖麵晶瑩一鑒開。

展望長天風雨起,浪濤折皺影排排。

登龍泉山,漫山芳草迷離、山花滿徑、老藤纏木、古柏參天、紅岩綠樹,把一座小山,裝點得絢麗多姿。山巔有一庵,步入庵門,仰見雕梁畫棟,側聞暮鼓晨鍾,氣象煞是壯觀。正殿有數樽神像,莊嚴肅穆,兩側僧房寬敞,藤蘿繞砌,顯得格外優雅。人雲神佛顯靈,有求必應,故招來不少遊人香客,倒也熱鬧非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