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狀元其弟(1 / 1)

湘村紀事

第九十二章狀元其弟

清朝時期以來,在我們洪山地區流傳有一個故事。

有一個狀元運氣不好,因解職回家,被一家員外請去任家庭先生(教書)。但在聘任之前,員外提出:“事先和你講清,到年關時,我要問你幾句話,你答對了,工錢分文不少,答不出,那就分文免了。這樣做,是否可以嗎?”狀元先生在麵臨這一無路可走的時候,憑自己的才智和知識水平,狀元都中了,難道怕幾句話嗎?應該可以答複,比較自信。因此也就沒有過多的思考了,答應了員外的要求,盡職盡責的順了這碗飯吃。

轉眼一年過去,已是年關,意想不到的事情終於要發生了,員外叫來狀元先生,從容不迫的向他提問了。

員外說:“先生,一年的聘任即將要結束了,在聘之前跟你有話在先,現在我問你三句話,看你能否答得出:

第一句話,孔夫子七十二賢人,行冠禮的有多少,沒有行冠禮的有多少?

第二句話,三國孔明的爺叫什麼?周瑜的爺叫什麼?

第三句話,殺雞為黍而飼之,是公雞還是母雞?”

狀元先生邊聽邊想,被這三句話問的糊裏糊塗了,一句話也答不出來,隻得長歎一口氣,一年的辛勤勞動,隻好兩手空空的回家了。

狀元先生剛一到家,老婆見他如此神態,急問,辛勤教書一年,今日回家,為何事愁眉不展呢?狀元先生答道,今日過年,身無分文,火冒三丈,懷疑丈夫在外嫖了情和有不軌行為,而無分文。因此,便和丈夫大吵大鬧,這一吵被狀元弟弟發覺,忙過來問,“哥哥,是怎麼一回事?人家都是準備熱熱鬧鬧過年,你們卻沒有準備一點東西,而且還在吵架,到底是為何事情呢?”狀元哥沒辦法,隻好將在員外家教書一年未得分文工資的經過講了一遍,弟弟聽了忙說,這個不容易答嗎!等我去。可是狀元不相信弟弟的才智,不讓他去說。還說我是狀元都答不上,你怎麼答得出呢?弟弟根本冇聽他的,飛跑而去。

狀元弟弟氣呼呼的跑進員外的門,就毫不講理的大聲吼道:“我哥哥在你家辛勤教書一年,為何不給分文工資呢?你真是欺人太甚。”

員外見來者凶猛,語言不善,忙將狀元哥教書一年不給工資分文之由急於解答……。狀元弟氣急地說道,你幾句甚麼鬼話嘛!快講來,待我來答:員外以輕視的目光掃視狀元弟,怪聲怪氣地道,問你,你答不出不要後悔?狀元弟隱不住火氣,大聲叫道,“少說廢話,快講來!”

員外道:“好;我講,孔夫子七十二賢人,行冠禮的有多少,沒有行冠禮的有多秒?”

狀員弟馬上應聲答道,這個不容易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加起來就是七十二賢人嘛,你快講第二句。”

員外又說:“三國孔明的爺叫什麼?周瑜的爺叫什麼?”

狀元弟聽後忙說道:“員外啊!怪不得你心狠口毒,不仁不義,人家給你辛勤勞動一年,以幾句勾難話免去工資,其實你冒讀書,三國周瑜不曾講過嗎?‘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的爺叫周既,孔明的爺叫孔何嘛;這個你也不曉得嗎?請把第三句話說來。”

員外隻得連忙又道:“殺雞為添而飼之,是公雞還是母雞?”

狀元弟沒加思考連忙繼續答道:“既不是公雞也不是母雞,而是一隻閹雞公”。

當他這一流利的回答,員外感到驚奇:“你哥哥答不出,你又為何答得去呢?”

狀元弟很敏感地說:“這個你還不知道嗎?我屋裏由京城送來了一塊咯樣大的牌子,現在掛在廳屋裏,上麵書有‘狀元及弟’,意思就是我哥哥的狀元是給了我嘛!你少說廢話,快把我哥哥辛勤教書一年的工錢給我。”

員外無賴,隻得忙叫家人取出銀兩交給了狀元弟弟,狀元弟接過銀兩不道謝,飛跑回家了,一到家就將三句話對答如流的經過告訴了哥哥和嫂嫂,哥哥接過錢,又聽了弟弟的敘述既讚賞又歎息,悔恨自己地說:“真是俗話說得好,恒時聰明,背時蠢啊!”

(第九十二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