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三湘之解說(1 / 1)

湘村紀事

第一百零九章三湘之解說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媒體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

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上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第一種說法將“漓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疑山的瀟水彙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遊,稱“瀟湘”。瀟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遊,稱“蒸湘”。從而將“漓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裏暫且不論漓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

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但是,我認為以上三種說法都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

第四種是瀟湘、資湘、沅湘之謂“三湘”。此說是因為漓水南流入注珠江,不屬湘江水係;而蒸水短小,還不如耒水、洣水、舂水、淥水、漣水,所以去掉漓、蒸二湘,留下瀟湘。又因湘水北流至湘陰北之臨資口彙合資水,故叫資湘。再湘水北流至嶽陽縣西中州彙合沅江主洪道而稱沅湘。湖南“四水”其中就包括資水和沅水,且沅水則在漢壽以東的目平湖彙合澧水,故瀟湘、資湘和沅湘的“三湘”說,真正包括湘、資、沅、澧“四水”的所有流域地區,是完全可以代表湖南全境的,這個“三湘”說才真正是包括了“四水”的湖南代稱。

由上觀之,其幾種“三湘”之說,隻有第四種說法即瀟湘、資湘、沅湘的“三湘”不帶“四水”說,才是可以真正替代“湖南”的唯一正確的說法。

作為一個湖南人,不知何謂“三湘”,那確實是不懂事了!吾故解說之以告湘中人也。

(第一百零九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