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大洋洲自然奇跡(2)(1 / 2)

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曆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48.艾爾斯巨石

奇跡概覽

艾爾斯巨石位於澳大利亞中北部的艾裏斯斯普林斯西南方向約340千米處,當地的土著人稱其為烏盧魯巨石。

艾爾斯巨石距今約有4-6億年的曆史,它的東麵高寬而西麵低窄,長3000米,高348米,基圍周長約8.5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岩石。它兀立於廣闊的荒原之上,體積巨大而氣勢雄峻,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迷人的光輝,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它被稱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現在這裏已被辟為國家公園,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客前來一睹巨石風采。

艾爾斯巨石較低處的斜坡上由於較弱岩層的蝕化而出現條條的溝槽,頂部則有因大暴雨衝刷而形成的窪地和溝渠。巨石的底部有一些淺洞穴,洞內有美麗的雕刻和繪畫,這裏被當地的民部落視為聖地。

巨石能隨太陽高度的不同而映射出不同的顏色,在日落時分夕陽使它呈現出火焰般的橙紅色,不禁令人驚豔。1987年艾爾斯巨石及其周圍的公園被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區。

⊙尋幽探秘:

1.艾爾斯巨石因何而得名?

土著人將這座山石稱為“烏盧魯”,意為“見麵集會的地方”。西方人稱其為“艾爾斯巨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年,一個名叫克裏斯蒂·高斯的歐洲地質測量員,他發現了這一巨石,由於他來自南澳洲,於是就以當時南澳洲的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為這座石山命名。

奇境珍藏

【土著人的聖岩】

艾爾斯巨石對當地土著人來說是一座聖岩,他們認為這裏是宇宙的中心,是祖聖先賢的居所,並傳說洞內居住著彩色蛇神,因此土著人會定期地前來朝拜,對此敬若神明。

許多人是為了攀登艾爾斯巨石來到這裏的,可攀登的地方隻有西麵的一個入口,入口的左側矗立著一塊方形的牌子,上麵用漢、英、法、日等多種不同語言寫著:“為了表示對土著傳統文化的尊重,請您最好不要攀登,若您一定要攀登的話,請沿著索道攀登,一定要注意安全。”這座聖岩本來是除了祭祀以外,決不允許任何人攀登的,所以很多土著人對遊客攀登這座聖岩表示不滿,無奈的是以攀登為目的的遊客又是當地人獲得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土著人隻好默認。也有許多的遊客為了表示對這座聖岩的敬仰及,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隻開著車圍繞巨石轉一圈,而不做任何攀登。

【聖岩--多變的臉】

當圍繞巨石一圈,從各個角度欣賞這座聖岩,就會發現這它很會“變臉”。從遠處望去,這塊巨岩的線條十分圓潤而光亮,像一座天然雕刻的大理石碑,碑石上似乎沒有一道裂縫和斷痕,隻有縱溝和橫紋以及大小不一的凹凸處,那是歲月留下的風化與雨水衝刷的痕跡。仔細看去,有的地方像是雄壯的獅身,有的地方像一朵大蘑菇頭,有的像突起的駝峰,有的地方像是浩蕩的八仙過海。麵對多姿的巨石,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尋覓與遐想。

其中有一處最著名的地方,被稱之為“袋鼠尾巴”,這條巨大的“袋鼠尾巴”長達200多米,緊緊依附於高大的石壁上,“尾巴”的中下段還是中空的,自然地延伸至地麵,幾乎與鮮活的袋鼠尾巴沒有兩樣。這條巨大雄健的“袋鼠尾巴”似乎在向人們標明,這座聖岩的的確確是屬於澳大利亞的。

當大雨來臨時,巨石上水花飛濺、飛沙走石景象蔚為壯觀。風雨之後,石上水汽迷蒙、瀑布奔流,猶如一位披著銀色麵紗的美麗少女。雨水在岩隙中形成了許多的水坑,流到地上的雨水澆灌了周圍的植物,蒼翠的植物圍繞著巨石,使艾爾斯巨石顯得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