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偉大源於平凡的積累:堅守寂寞,才能看淡人生(1)(3 / 3)

《禮記·曲禮上》中有言:“傲不可長,欲不可縱,誌不可滿,樂不可極。”其大意為:驕傲不可滋長,欲望不可以放縱,不能讓自己誌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這句話對處於當今社會中的我們來說,仍然是頗有警示作用的。它提醒我們,不要在物質誘惑和功利衝擊之下得意忘形、喪失自我,以至於樂極生悲、太盛難守。

得意忘形是摧毀心智的利器。縱使叱吒風雲的人物要是得意忘形,也會落下不好的下場,得意者終必失意,越是得意越是失意。人生在世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收斂,學會謙虛,謙虛使人敦實,有海納百川的吞吐之勢,得意忘形就好比海上揚波,縱使風波滔天裂岸,風平浪靜之後,也要複歸大海的沉靜。

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而失意時也不能悲觀厭世,一蹶不振,更不能失去前進的鬥誌和方向。處在人生的低穀,悲觀、痛苦、怨天尤人都沒有用,隻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越是逆境,我們越應該保持理智,全麵認識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看到自己的優點,可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讓心情歸於平靜,重新鼓起勇氣;發現自己的弱點與缺點,則是一種進步,是一種超越。

心理醫生羅伯特教授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接待了一個流浪漢,這位流浪漢眼神茫然,滿臉都是沮喪的皺紋,以及看起來至少有十多天未刮的胡須,這一切都顯示,這個人已經無可救藥了。

羅伯特請他把自己的遭遇詳細地說一說:原來,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而負債累累,債主到處追著他要債,而自己的妻女也離他而去,他受不了如此打擊,精神幾近崩潰。

聽完流浪漢的故事,羅伯特教授想了想,說:“我真的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幫助你找到自信,幫助你重新找到幸福。”

流浪漢疑惑地跟著羅伯特教授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實驗室裏,和他一起站在一塊寬大的簾子前,羅伯特教授把簾子拉開,露出一麵高大的鏡子,羅伯特指著鏡子裏的流浪漢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隻有一個人能夠讓你找回自信,找回自己的價值。你必須重新認識這個人,在你對這個人做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隻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流浪漢朝著鏡子走了幾步,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後退幾步,低下頭哭泣起來。

過了一會兒,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天後,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隻見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全然沒有前幾天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狀態了,他已經完全不再是一個流浪漢的形象了。他說,他感謝羅伯特先生,讓他找回了自己,並很快找到了工作。

失意的流浪漢,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價值,他甚至對自己的生命都有了懷疑。當他最終在羅伯特教授的幫助下,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時,他又重新走上了一條正常人的道路,他重新開始,重新開始創造自己的價值。

失意能使人消沉,但也能使人振作。失意是人生五線譜上的音符。隻要我們的心是樂觀、堅強的,它就會發出人生的最強音;失意是未成熟的青橄欖,它很苦澀,但是隻要我們善於用心血去澆灌生命之樹,最終就一定會收獲甜蜜。

其實,失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誌向,失去對生活的信念和追求。學會善待失意,及時地調整自己並重新審視過去和現實,鼓足勇氣麵對自己的奮鬥方向,才能走出人生的低穀,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3.放下虛名,跨越虛榮的心理屏障

關於虛榮心,讓我們先來看看《辭海》是怎麼解釋“虛榮”一詞的:表麵上的榮耀、虛假的榮譽。此最早見於柳宗元詩:“為農信可樂,居寵真虛榮。”心理學家認為,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是一種追求虛表的性格缺陷,是人們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愛慕虛榮是人性的弱點之一,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備一些這樣的特質。

虛榮往往與自尊和臉麵有關。有虛榮心的人否認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麵。於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會為了所謂的“名譽”而采取各種手段去做吸引人“眼球”的事情,想方設法讓自己成為“焦點”。但是,過分的虛榮帶給人們的往往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