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連環計(2)(1 / 3)

回到巴黎以後,博雷爾一頭紮進了他原來並不熟悉的快餐生意。

他把自己的快餐店設計得與龐培古城裏的奴隸餐廳一樣,大大激發起法國食客的思古情結。博雷爾大權獨攬,事必躬親,從房屋設計、菜單、進貨、人員、訓練,直到自己坐在收款台上收錢,好像久諧此道的樣子,其實他連一隻雞蛋也不會煮。

博雷爾的快餐連鎖店不久就遍布全國,生意興旺得很,他承包了許多公司的自助餐廳,到70年代,這種公司餐廳多達800餘個,有的公司實在小得可憐,連公司餐廳也容納不下,博雷爾就賣午餐券給公司職員到附近指定的餐廳去進餐。這更是如虎添翼,因為由此獲得公司職員們預付的幾個月的餐券費。

不久他看上了漢堡包。漢堡包是德國貨,法國人會喜歡嗎?許多人認為他做這生意無異於自殺。人們說博雷爾想必瘋了吧,怎麼會想到這麼個餿主意!

但是博雷爾說,英國人都吃漢堡包了,法國人怎麼不吃?事實也證明法國人不但吃,而且大吃特吃,吃得津津有味。

騰雲駕霧般發燒的博雷爾財運亨通。他很快發現小汽車已經成為歐洲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於是不久沿西歐公路的兩旁就出現了星星點點的博雷爾汽車快餐店。

到了80年代初,旋風般的博雷爾一頭衝進了旅館生意,決心分得這塊餡餅當中最大的一塊。要知道,僅1980年,全歐洲旅館和餐館的總價值達1255億美元!在他的顛峰期他在歐洲共控製了大約900家餐廳和37家旅館。

博雷爾閃電般的擴展風格使他不停的伸手要錢,但他卻不去巴結銀行家。他認為銀行家急於放債的心情總不亞於他博雷爾需要資金的心情。他跟銀行家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而且玩得很有耐心。他甚至嗬斥可能掏錢的投資者:“滾蛋!”由此在同行中博得“博雷爾大帝”的稱號。

但是到1986年底,懸在博雷爾頭頂的巨斧終於墜落,頃刻間一切全都改變。銀行家們心驚肉跳,生怕跟這條沉沒的大船一起落水。他們想的是抽走資金保住自己。

1987年5月4日,博雷爾雖然滿心不服輸,也隻好卷起鋪蓋搬回他在塞納河畔的舊家。這時候他能跟來訪者講的引以自傲的一句話隻是:“我發過財,可我的妻子沒有換,還是原來的那一個。”

7.劉君巧妙做空頭

股友劉君雖然麵對的不是千軍萬馬的敵人,卻多是腰纏萬貫的對手,稍一不慎,輸個精光,是很常見的事。股市上多有自殺或殺人事件發生,因此,劉君自入股市後,總是處處以計防身,能打則打,不能打則撤,決不死守,便成為其做股原則。不料一次為朋友所累。他高檔套牢某種股票不少,為求解脫並空手賺錢,他放出許多消息,並請專家發表言論。由於劉君的鼓吹,加上市場上很少有人知道他有套牢的該股,股市大戶之一的陳先生,應邀分析股勢,並與其他股友一起接受劉君的建議,協議共同買進該股票操作一番。

該股票本質尚可,跌幅又多,隻要掛上幾萬便能漲上幾毛錢,因此聯合買進幾十萬股毫不費力。待50萬股進滿,股價已由19元漲到20.5元。劉君分析,股價到22元即達上限,乃於第一章賺了一筆大錢。

8.空手套白狼

比起角田式美的空手道功夫來,美國商人圖德拉的空手套白狼功夫似乎更加技高一籌。

圖德拉原來是加拉斯加一家玻璃製造公司的老板,憑著頑強的毅力,自學成才,將玻璃製造公司經營的紅紅火火。但他的目標不在這兒,而是一心渴望有一天能在石油生意上有所發展。

一天,他從一個朋友處獲悉阿根廷即將在市場上購買2000萬美元的丁烷氣體,於是靈機一動,何不去努力一番,說不定會弄到這份合同呢!圖德拉來到了阿根廷,發現自己的競爭者竟然都是大名鼎鼎的石油界巨商:英國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圖德拉想到自己單槍匹馬來到這兒,既無老關係,也無經驗可言,如果與這些大公司正麵的競爭,無疑是以卵擊石,必然一敗塗地,隻有避開這些弱點,想出新的計謀,才能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