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注釋】在師中吉,承天寵也:見《易經·師》。這裏意思是:軍中的主帥英明正確,就像有天神救助一般。
【譯文】敵人兵力強大時,就不要去硬拚。應當運用計謀使他們自我牽製,借以削弱它的力量。主帥如能巧妙地運用計謀,克敵製勝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般。
【計名出處】此計語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章。
【計名闡釋】
此計的關鍵是要使敵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鉗製,背上包袱,使其行動不自由。這樣,就給圍殲敵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戰場形勢複雜多變,對敵作戰時,使用計謀,是每個優秀指揮員的本領。而雙方指揮員都是有經驗的老手,並用一計,往往容易被對方識破。而一計套一計,計計連環,作用就會大得多。
宋代將領畢再遇就曾經運用連環計,打過漂亮的仗。他分析金人強悍,騎兵尤其勇猛,如果對麵交戰往往造成重大傷亡。所以他用兵主張抓住敵人的重大弱點,設法鉗製敵人,尋找良好的戰機。
一次又與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隊不得與敵正麵交鋒,可采取遊擊流動戰術。敵人前進,他就令隊伍後撤,等敵人剛剛安頓下來,他又下令出擊,等金兵全力反擊時,他又率隊伍跑得無影無蹤。就這樣,退退進進,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憊不堪。金兵想打又打不著,想擺又擺不脫。
到夜晚,金軍人困馬乏,正準備回營休息。畢再遇準備了許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陣地上,然後,又突然襲擊金軍。金軍無奈,隻得盡力反擊。那畢再遇的部隊與金軍戰不幾時,又全部敗退。金軍氣憤至極,乘勝追趕。誰知,金軍戰馬一天來,東跑西追,又餓又渴,聞到地上有香噴噴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戰馬一口口隻顧搶著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進一步。金軍調不動戰馬,在黑夜中,一時沒了主意,顯得十分混亂。
畢再遇這時調集全部隊伍,從四麵包圍過來,殺得金軍人仰馬翻,屍橫遍野。〔古計今用例說〕
“連環計”是指計中有計,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若其中有一環一計之失,就可能造成牽一環而動全局,缺一計而棄前功的後果。
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把此計當作一個有機整體。從資金的流入,以及企業的財務、人事、經營生產都是緊密相連的,都可以把它們作為整體中的一環。創業者要想使整個企業順利運作起來,就必須事前把它們考慮周全,統籌安排,周密部署。要充分結合客觀因素,才不會因百密一疏而造成功虧一簣。
現代企業由於麵臨競爭的壓力和擴充的欲望,最後使得許多企業都朝多角化、多元化的關聯企業或連鎖經營的方向發展,這是“連環計”在創業中的一種發展思路。
連環計的關鍵是要使敵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鉗製,背上包袱,使其行動不自由。這樣,就給自己圍殲敵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此計用在管理上,可以使自己始終牽著敵方的鼻子走,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連環計,指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攻無不破。
在處世方麵巧妙動用此計,就像有天神相助。
1.“精工”表與瑞士表的較量
在企業經營中,決策者要善於利用“連環計”統籌安排,周密部署。一方麵通過良好的服務建立自己的聲譽,做好廣告宣傳,造勢取勝;另一方麵逐步積累資金,增強實力,待力量壯大,時機成熟,再更進一步,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日本“精工”表與瑞士表的較量,最後打入廣大的歐洲市場,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競爭中,“精工”表先在瑞典找到一家理想的商店,作為立足點。在該商店強大銷售網的支持下,“精工”依靠其競爭性價格和優等質量,終於在瑞典打開了銷路。
接著,“精工”發動第一章時表的榮譽,造勢取勝。
比如,在1965年英國舉行的世界業餘摔跤錦標賽上,在第一章時準確的形象。
就這樣,“精工”表先打入英國市場,以後又很快擴展到其他國家,整個銷售量在十年內從4000塊猛增到60萬塊,大有所向披靡、不可阻擋之勢。在這場較量中,“精工”步步緊逼,環環相扣,最後終於戰勝了瑞士表獲得了成功。
2.皮鞋大王的成功秘訣
有位農民企業家,經過5年的努力,組建了以他生產的“達勝”皮鞋為龍頭,包括18個不同行業企業在內的橫跨江、浙、滬的企業集團,“達勝”皮鞋占領了20多個省、市的市場,並打進了國際市場,被稱為“皮鞋大王”。他的成功秘訣主要有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