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連環計(1)(2 / 3)

一是鑽市場:他開始鑽上海市場,是靠在淮海路“偉光”皮鞋店門口擺鞋攤。由於質量不錯,“小生意”做得很紅火,得到國營鞋店經理的青睞。隨後,他和國營商店合作,把皮鞋打入上海市場。

二是跟市場:近幾年來,消費領域變化大,節奏快,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他向全國各大城市派出了幾十個信息員,收集各種新皮鞋樣式,隨時用電報、電話彙報情況。功夫不負苦心人,在皮鞋市場競爭中,他們廠花樣翻新速度之快,使同行業的一些大廠也瞠目結舌。

三是創市場:就是推出自己獨創的產品。他向設計人員提出了“領導皮鞋新潮流”的口號,到1986年,“達勝”皮鞋就達到了“一天出個樣,三天小批量,七天上市場”的創新水平。

“皮鞋大王”運用的就是“連環計”的謀略思想,多計並用,環環相套,從而奪取了競爭的勝利。

3.多元連環發展

當今世界商戰風雲莫測,一個企業家隻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台灣航運業巨子張榮發,在海運事業達到鼎盛之際,又推動長榮集團朝“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製定了一整套“登陸”和“升空”計劃,以求在日後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1927年,張榮發生於台灣基隆,父親是木匠出身,在他18歲那年便去世了。

從台北專科學校畢業後,為了能賺更多的錢養家,張榮發登上了一條日本商船,當低等的海員。

雖然前途渺茫,但年少氣盛的張榮發並不沉淪。他繼續自修學習,汲取知識,工作很勤奮。他從事務員作到事務長,從事務長作到三副、二副、大副,以及船長。他腳踏實地的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成績引起了航運界的關注,一家台灣船運公司聘任他為副經理。

1968年,張榮發創辦了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從事遠洋海運事業。他的公司小得可憐,隻有200萬元台幣,一條破舊不堪的老式機船。但張榮發毫不氣餒,憑著老板關係四處招攬生意,終於打開了局麵。

第二年,張榮發又創辦了長安海運公司,一口氣購進3條萬噸級貨輪,開辟遠東至中東的定期航線。1927年,世界性石油危機降臨,張榮發果斷采取了防備措施,把船改為柴油機船,開辟了中南美航線,節約了30%的燃料費。當危機到來時,“長榮”隻略受損失,而許多航運公司損失慘重,甚至遭到淘汰。“長榮”在這次危機中開始崛起。

張榮發製訂了“登陸”及“升空”的係列計劃。“登陸”方麵,張榮發把重點放在發展旅遊觀光事業方麵,他先後在香港、台中、泰國的曼穀和布吉島、馬來西亞以及美國洛杉磯等地,一連興建了6家觀光飯店,其中香港的長榮華苑酒店已開始營業。

他與日資EIE集團以2.4億港元購入香港一家舞廳開辦酒店。此外,他還投資3億美元在洛杉磯購地皮興建觀光酒店、辦公樓、公寓。在馬來西亞來檳城建長榮國際大飯店,這是一座大型綜合性休閑度假觀光酒店。

坐落在台北市的大飯店也建成,飯店高14層,有385間客房,並有特級豪華套房、大型健康中心、遊泳池、室內壁球場。

這些飯店均為五星級國際酒店,也是台灣省人經營最具規模的國際連鎖觀光酒店。

“登陸”另外一步驟是,投資30億台幣成立長榮超級冶金公司。將集團的領域擴展到鋼鐵工業,該公司將生產特殊鋼。台灣的特殊鋼市場一直依賴進口,基本上由日本人控製,但特殊鋼是機械、車輛、不可缺少的原料。

“升空”方麵,長榮集團正式組建了經營國際空運的長榮航空公司,總投資額約100億台幣,兼營客、貨運,航線遍及亞、歐、美三大洲。

該公司是百分之百的自資,1989年已向美國波音公司訂購了2架767客機和4架747客機,1991年又增購2架767客機。1991年7月投入營運。

在此之前,台灣和北美間的航空貨運量有82.4%為外國人操縱,張榮發說:“自己的空運,為何要拱手讓人?”

這位聰明的“海上之帝”已經決心與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在藍天上一較高低。

4.由心意促成的生意

小夫妻謝先生和太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觸動了生意靈感,夫妻倆成了心意卡專門店的老板。

一次,謝先生在整理舊物時,無意中翻出了太太送給他的一疊心意卡,這些由太太親手繪畫的心意卡構圖趣怪,謝先生想與他人分享共賞,於是夫妻倆合力設計了幾款心意卡寄給朋友,朋友們收到賀卡之後,紛紛稱讚賀卡與市麵上的外國進口卡相比另具一格,並當場向他們訂造新款的心意卡,共達百餘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