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孩子最初的老師,第一任“老師”的教育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這是頭等大事,又是孩子一生最為重要的事。家庭教育因為擁有親情的關懷,擁有著其他任何教育方式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但遺憾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媽媽用盡了一切苦心,想盡了一切辦法,孩子的成長卻不太如意。那麼到底問題是出現在哪裏呢?
在中國傳統的家庭中,一對夫妻,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格局。
男的在外打拚,女的相夫教子。所以,在一個家庭中,往往是媽媽承擔著教育責任。可是遺憾的是,現在的很多家庭妻子已經打破“相夫教子”的傳統,而是走出去工作了。所以,很多媽媽既要負擔工作的壓力,又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忙得不亦樂乎。很多媽媽兩者不能兼顧,常常是因為工作而放鬆了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出現某種問題時,這些媽媽們總會自責說:“上班讓我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
孩子是每一個家庭永恒的主題,他們是整個家族的心肝寶貝。可怎樣教育孩子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幾乎是所有媽媽們難以擺脫的心病。那麼,上班真的就不能做一個好媽媽了嗎?其實不盡然。
隻要懂得去平衡工作和育兒之間的關係,掌握教育孩子的那些技巧,上班族的媽媽也能做一個優秀的媽媽。
許多為人父母者隻是憑自己的想當然,生搬硬套自己的經驗“放”在孩子的身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揠苗助長,反而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還有更過分的是,一部分媽媽不認為有家庭教育的必要性,等到孩子出了問題,又急急忙忙地找“原因”,就是找到了什麼“妙方”,這時的孩子心中也早就留下了陰影,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負麵影響。
教育孩子需要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和心血,忙一點不是妨礙你教育孩子的理由,上班不是孩子教育失當的原因。隻要媽媽愛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懂得孩子,那麼不論你離孩子多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多少,教育的力量都不會因此而被削弱。
職場媽媽不能一天到晚地陪伴孩子,不能注視孩子的一舉一動。既然不能保證和孩子在一起的“量”,那就在和孩子在一起的“質”上下些功夫。多想些親子溝通的技巧,讓孩子感受到母愛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在這方麵你也不會輸給全職媽媽。所以,繁忙的上班族媽媽更應明確樹立自己的育兒原則,如果你因為對孩子的過於擔心和惦念而不能用心工作,那是你不夠專業、不夠冷靜;如果你由於工作的忙碌而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那是因為你不能科學地施行教育。工作和孩子並不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上班也能做個好媽媽》讓你工作育兒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