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闕,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語出自北宋歐陽修《玉樓春》詞,寄寓詞人對美好事物的愛戀與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周羽姚之富王聰兒三人結拜之後,食同味,寢同席,時時相聚把酒言歡,暢談天下形勢,武林軼聞,真是到了暢所欲言,無所不談的地步。這段日子周羽長見識不少,兩位兄弟時常縱論軍政之事,自己耳濡目染,受益頗多,軍營生活日漸習慣。在此之前,他對軍政大事一竅不通,也從不關心,在武當羽翼下過安穩舒適日子,身遭一係列變故之後,他開始自力更生,仗劍行走江湖,感受民生疾苦,眼界開闊,結識了王聰兒姚之富之後,總算暫時安頓下來。
且說沈丹隨周羽住在軍營,她一個嬌滴滴的女子,從未受過這般苦來,心裏始終不舒坦,頗有微詞。周羽幾次見他眉頭微蹙,大慟憐香惜玉之心,心想:“周羽啊周羽,師姐對你情深義重,不離不棄,你可要今生今世好好對她,萬不可辜負她一片真心!張揚要對付的人是我,與她毫不相幹,可我卻連累她浪跡天涯,四海為家,曆盡辛苦,真不該如此!”其實他明白軍營生活艱苦,可是他也很無奈,隨身盤纏已經不多,不能常住客棧,非如此不得安歇。
他倆分住在兩個帳篷,相隔不遠,周羽除了時常和義兄義弟相聚之外,幾乎每日必來到沈丹帳中,陪他聊天解煩悶,事事都和他商量,絕無隱瞞,一坐就是好幾個時辰,先前在紅塵客棧也是如此,可謂形影不離。這一日周羽又來到沈丹營帳內,他手裏捧了一束蘭草花,挨著沈丹坐下,將手中花遞給沈丹道:“丹姐,給你!”沈丹接過花兒,鼻子湊近一嗅,歡喜道:“好香啊,真好看。”沈丹平時就愛侍弄花草,看到美麗的蘭草花,聞到濃鬱的花香味,心情頓轉開朗,愁眉舒展,將一切不愉快拋諸腦後,此時花香早已彌漫整個營帳。周羽正不知如何安慰她,這一舉實乃誤打誤撞,致使沈丹轉憂為喜,她開心自己便也開心。周羽道:“丹姐,山上蘭花開了,我們到山上去玩好不好?順便散散心,這裏太悶了。”沈丹笑道:“好啊。”她將蘭草花插入瓷瓶中,擺在案頭上,與周羽一道離開營帳。
蘭花又叫蘭草,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穀,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自古以來,“梅蘭竹菊”號稱花中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確實各有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蘭,空穀幽香,孤芳自賞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
菊,淩霜自行,不趨炎勢
周羽所采蘭花正是五大類之中的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此種分布廣泛,花期為一年的二三月,時間可持續一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鬱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沈丹喜愛蒔花弄草,自然懂得這些,周羽卻是對賞花養花之道一竅不通,他看蘭草花隻知道好看,不明白此中意寓,他采蘭草花隻是為了送給他師姐,在她心中,花美人美,沈丹和蘭花一樣美。
一路上沈丹歡歡喜喜,她一入山林,張開雙臂大聲呼吸道:“哎,外麵空氣真好。”周羽笑道:“是啊,你喜歡這裏嗎?”沈丹道:“這裏空氣清新,幽靜偏僻,沒人攪擾,真是個好去處。”周羽環顧四周道:“那我們以後常來這裏散心,你說好麼?”沈丹興奮道:“好啊好啊!”一麵說著一麵向林子深處奔去。她看見林中各色花草,忍不住俯身觀賞,一會兒東采一朵,一會兒西采一朵,每色花草各采幾株,用絲帶束住。此時正值暮春三月,萬物盛開,姹紫嫣紅,山林中野花野草極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爭相鬥豔,令人目不暇接。
沈丹采了兩束花草,一束自己捏著,一束周羽拿著。沈丹道:“小羽,此時正值三月,你可知春季有那些花嗎?”周羽想了一會兒,望著沈丹手中的花草出一回神,良久搔頭道:“嗯,我隻知道春天有梅花、迎春花、山茶、蘭草、海棠、牡丹、芍藥、丁香、杜鵑、櫻花、玫瑰,還有桃花梨花杏花······別的就不知道了。”他一口氣說出十多種花草,已經是極限了。沈丹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名貴品種,比如白玉蘭啦、紫玉蘭啦、瓊花啊、含笑花、錦帶花、金雀花、仙客來、蝴蝶蘭、風信子、鬱金香、馬蹄蓮、天竺葵、虞美人、金魚草、美女櫻、矮牽牛······”沈丹鍾愛花卉,正是興趣使然,是以談起這些花花草草滔滔不絕,如數家珍,周羽自愧不如,臉上微現尷尬之色。沈丹又道:“這些花我們這裏不全有,但梅花、山茶、蘭草、牡丹、杜鵑、櫻花、桃花梨花杏花、白玉蘭、鬱金香這些春季主要花種還是有的,襄陽春天賞花踏青有幾個地方很不錯,隆中的櫻桃溝、魚梁州白玉蘭、黃家灣牡丹花、尹集杏花、棗陽的桃花林,而且傳說這桃花林乃是誇父逐日遺棄的木杖變成的。哎,真想去那些地方看看!”她眼中一片向往之情,似乎所想之景就在眼前。周羽笑道:“丹姐懂的真多,有空也教教我吧。”沈丹回過神來,說道:“自古文人雅士皆愛花草,比如屈子愛香草白芷,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逋愛梅,尤其是周子的《愛蓮說》寫得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周羽道:“那麼丹姐喜歡那一種花?”沈丹笑道:“我喜歡的可多了,凡是漂亮的我都喜歡。”周羽嘻嘻笑道:“我也是,凡是漂亮的我都喜歡。”沈丹初時不知他嬉笑為何意,此言一出,登時明白過來。一隻粉拳捶他背脊,嬌嗔道:“你好壞哦。我再也不理你了。”當下快步前走,周羽三兩步追上她,握著他一隻手道:“好了,丹姐,我向你道歉,剛才的話是開玩笑的,不可當真。下次再也不敢了。”沈丹並非真的再也不理他了,隻不過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沈丹望了他一眼,柔聲問道:“你說我美嗎?”其實兩人在一起這麼久了,這句話本不必說,各自心知肚明。一來沈丹確是一位絕色佳人;二來有道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不管相貌美醜,周羽既愛上她了,自然認為她是美的,更何況事實本來如此。兩人都很含蓄,不善表達,沈丹突然冒出這麼一句,倒令周羽窘迫,一時無措,漲紅了臉。答又不好意思,不答又不是,周羽隻得實話實說,支支吾吾地道:“丹姐,你本來就很美。在我心中,你是世上最漂亮的姑娘,所有的花兒都不及你一半美麗。”沈丹聽他這句話,害羞地垂下了頭,心裏暗暗高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周羽看著她目不轉睛,其實這些話他憋在心裏很久了,隻是不敢吐露,今日終於一吐為快,好叫他明白自己的一片情意。過了良久,沈丹道:“走吧。”兩人複向前走。
遠遠聽見流水潺潺,愈近愈聞清晰。再走得百二十步,一條瀑布霍然出現在眼前。這是條小瀑布,源出於兩峰之間,頂上是片矮山,樹木繁盛,中間打開一個缺口,溪水流將下來所成。瀑布崖壁是堅硬的岩石,陡峭筆直,落差不足三丈,底下形成一個小石潭。兩旁花草茂密,水流激湍,映帶左右,將些花瓣衝刷在小石潭中。此地山上樹木蔭蔽,瀑布又在山體凹陷處,因此常年不見陽光,潭水清澈寒冷。縱是外麵烈日炎炎,此處亦是幽靜寒冷。沈丹道:“我累了,咱們在這歇會兒吧。”周羽道:“好。”兩人在山林中走了大半天,額頭冒起汗珠,沈丹將花兒放在潭邊,彎腰掬清水淨麵,周羽也將花束放下,俯身洗臉,沈丹掏出懷中繡帕,在臉上擦了幾下,將水珠擦幹,將繡帕遞給周羽,周羽接過並未擦臉,而是貼身收藏了,沈丹雖看見卻並未言語。
她除下鞋襪,將腳浸泡在潭水之中,歎道:“真舒服啊,很久沒這麼開心過。”周羽道:“這裏真好,令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他忍不住呐喊一聲,沈丹也跟著大喊一聲。沈丹道:“這裏泡腳真舒服,你也來吧。”周羽支吾道:“不······不用了。我坐坐就行。”當時社會風俗女子要裹腳,不能輕易讓男子瞧見自己的腳。沈丹是武林中人,不必講究這苛刻的規矩,是以沒有裹腳。雖說有些社會陋習不必講究,但大致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周羽不敢多看她腳上一眼,更是不敢與她同時濯足。沈丹低聲道:“你在怕什麼,從離開武當的那一天起,我······我早就是你的人了。”沈丹聲音雖輕,卻是擲地有聲,深深刺入周羽心中。他一聽此語,在原地如癡如醉,呆若木雞。過得許久,慢慢醒轉,耳聽得沈丹輕呼:“過來吧,快過來呀。”周羽走近挨她在潭邊坐下,心裏始終想著沈丹的話語,終於把持不住,真情流露。他一把將沈丹緊緊抱住,幾乎箍得她喘不過氣來,沈丹還未掙紮,他已經深深吻住她雙唇,不能自已,不能罷休。接著周羽一隻手摸到她纖腰,解她衣帶,沈丹摟住他脖子,他開始吻她雪白的頸項。突然周羽停止自己瘋狂的舉動,重新將沈丹的衣帶係好,放開緊緊摟著她的那隻手臂,沈丹喘氣道:“怎麼了?”周羽語氣堅定道:“不行,我不能這樣。”沈丹疑心大起,急道:“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周羽忙道:“不是的,丹姐,我怎麼會不要你呢。”沈丹兩眼汪汪望著他,眼淚忍住沒有掉下來。周羽道:“丹姐,我們還未成親,不可如此草率。”沈丹垂首道:“在我心裏,早就認定你了。”周羽道:“相信我,不會太久的,我一定將你迎娶進門。我們要一生一世永不分離!”周羽脫下鞋襪,也將腳浸泡在潭水中,並不時以腳挑逗沈丹腳丫,這時他認定沈丹是他唯一所愛之人,此生非她不娶,行為不似先前那般拘泥。他將沈丹摟在懷裏,說道:“回去之後,我請大哥為咱倆主婚,將你明媒正娶,你看如何?”沈丹點頭嗯一聲,依偎在周羽懷裏。
兩人攜手回到軍營。周羽將花兒交到沈丹手中,微笑道:“丹兒,你進去吧,我去找大哥商量我們成親事宜。”沈丹點頭入帳。
周羽找到姚之富王聰兒,對姚之富道:“大哥,小弟有事找你商量。”姚之富道:“你我兄弟,不必客套,有何事請說。”周羽緩緩道:“我想和師姐成親,請大哥作我們證婚人。”姚之富大笑道:“好好好,這份美差,愚兄樂意效勞!正好喝杯喜酒!”王聰兒行禮道:“哈哈,小弟恭喜二哥!娶得如花美眷!”周羽臉上微微泛紅,古來人生三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知。成親便是其中之一。姚之富請軍中領軍兄弟入帳,當眾宣布道:“眾家兄弟,今天向大家宣布一件大喜事。”眾人你望我我望你,不知喜從何來。姚之富眼望周羽道:“我二弟三日後成親,請眾軍士都來喝喜酒。”行軍打仗單調枯燥,每一次與敵交鋒,必有死傷,眾人隻求平安無事,喜事可謂千載難逢,頂多不過是打了大勝仗而已。眾人聽說要在軍中舉行婚禮,紛紛向周羽賀喜,周羽一一還禮,營內稱賀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