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修辭分析的範式和主要方法(1 / 3)

一、修辭分析的範式

修辭分析的範式,偏重於言語藝術、修辭技巧的解讀,可以大別於傳統的修辭分析範式和廣義修辭分析範式兩類。

傳統的修辭分析範式,胡習之(2007)將其二分為嚴派的美感欣賞式分析與寬派的普適式分析兩種,饒琴(2006)則將其三分為辭格分析、標準分析、同義結構分析。

二分的情形:嚴派以“美辭觀”為依據,分析路徑為:在形象生動的修辭文本中尋找修辭特色,特別重視詞語的錘煉,超常搭配和修辭格的運用。寬派(以陳望道為代表)以“消極修辭與積極修辭”的修辭觀為依據,認為一切言語活動都有修辭。

三分的情形:辭格分析為唐鉞首創,陳望道繼之將其發展到第一個高度,譚永祥接續做出新的貢獻。根據這一範式,語言運用研究的操作步驟大體是這樣的:(1)一共有多少修辭格;(2) 話語有沒有特別的地方;(3)這個地方是不是辭格;(4)這是什麼辭格;(5) 這個辭格有什麼修辭作用。辭格分析是20 世紀漢語修辭學史上曆時最久、影響最大的一種研究範式。標準分析是呂叔湘、朱德熙在《語法修辭講話》中開創的。根據這一範式,語言運用研究的操作步驟是:(1)話語有沒有特別的地方;(2)這個地方是好的還是不好的;(3) 好壞與詞句組織的關係。同義結構分析是林興仁等提出,王希傑、鄭遠漢等眾位先生努力發展的範式。根據這一範式,語言運用研究的操作步驟大體是這樣的:(1)話語有沒有特別的地方;(2)這個地方與什麼構成同義結構;(3)在這一組同義結構中為什麼如此選擇。

廣義修辭分析範式,可分為文化哲學式分析和文學的語言學分析兩類。文化哲學式分析以廣義修辭觀為依據,認為“廣義修辭學,不是狹義修辭學經驗係統內的自我擴張,而是一個雙向互動、立體建構的多層級框架,是兩個主體(表達者/接受者)的雙向交流行為在三個層麵(作為話語建構方式的修辭技巧層麵、作為文本建構方式的修辭詩學層麵和修辭參與人的精神建構的修辭哲學層麵)的展開。”(譚學純、朱玲,2001)分析涉及修辭技巧層麵、修辭詩學層麵和修辭哲學層麵。文學的語言學分析以語言學理論(如韓禮德的功能語法、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蘭蓋克的認知語法等)為指導,對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在篇章框架內通過言語表層符號考察深層修辭中的變異現象。例如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樹)葉”怎麼成了“我的熱情”?“心”又如何會“落了一地”?這些詞語意義上的搭配和句式上的選擇(如省略)等,看似都與邏輯和傳統的語法相悖,然而正是因為作者在以語法、邏輯為參照下的超常組合與搭配,以變異的手段,利用隱喻的修辭手法,創造出意在言外的藝術動感和撼人心弦的對真摯愛情的熱情祈求。

二、修辭分析的主要方法

前麵說過,修辭分析的方法與修辭學分析的方法不盡相同,但修辭學分析的方法大多可以借鑒。修辭分析可以借鑒的方法,大致有:

1.辭格分析法,在範式部分已作介紹。這裏僅舉一例說明:

在大學同學的時候,她眼裏未必有方鴻漸這小子,那時候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鎖在箱裏。過一兩年忽然發見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慘自悔。

(錢鍾書《圍城》)

分析:這段文字運用比喻,把蘇小姐(蘇文紈)從待價而沽到打折促銷的戀愛心理,本來很平淡的一件事,通過打比方說得十分生動。大的背景是,蘇小姐出身名門,有才情,一向心高氣傲,眼中無人,這就好比一件樣式、花色都很時髦的好衣服,一過時就掉價了。用不用比喻,表達效果完全不同。

2.標準分析法,在範式部分也已作介紹。需要補充的是,這種分析方法是結合語法、邏輯來做修辭分析的,這裏舉《咬文嚼字》的一段材料加以說明:

近日,作家陳忠實作品的語言差錯審讀報告,由《咬文嚼字》公布。……該報告稱,《白鹿原》寫到冷醫生給病人看病,多次稱之“坐堂就診”,本期報告稱,“坐堂”是醫生的行為,“就診”是病人的行為,二者不可同時用於醫生身上。記者了解到,《白鹿原》被指不止這一處錯誤;現行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小說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選錄了陳忠實《白鹿原》(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第五章中的片段《家族的學堂》,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至聖先師孔老先生的石刻拓片側身像貼在南山牆上,祭桌上供奉著時令水果,一盤沙果、一盤遲桃、一盤點心、一盤油炸餜子。”這樣的表達是有問題的,沙果、遲桃的確是水果,但餜子是一種油炸的麵食,它與“點心”都是糕餅之類的食品。“隻有在‘時令水果’後加上‘和糕點’字樣,這句話才合乎邏輯。”

另據報告披露,陳忠實報告文學《崛起》中稱,“富蘭克林在把自然雷電從天空引到人間的時候,是以他的生命作為這一偉大實驗成功的代價的。”此言包含了三個信息:其一,富蘭克林做雷電實驗是成功的;其二,把自然雷電引到人間的實驗是要冒生命危險的;其三,富蘭克林在雷電實驗中被雷電劈死了。其中第三條信息是錯誤的。事實上,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證明了閃電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轟動了科學界,但他並沒有因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他一直活到1790年才去世。

(朱玲《〈咬文嚼字〉“咬”了陳忠實》,《北京青年報》2010年3月3日)

3.同義結構分析法,在範式部分也已作介紹。同義(指句子表達的基本意義相同,而主題意義、情感意義、美學意義、語體意義、聯想意義等不同或不盡相同)結構的可選擇關係包括位置的先後關係、結構的繁簡關係、語氣的強弱關係、形式的同異關係、表達的曲直關係、格調的雅俗關係(含莊諧關係)等(鄭遠漢,1994)。看一個例子:

試比較以下兩句話:

禁止踐踏草地

足下留青

分析:都是祈使句,表達的基本意義相同,屬於同義句子結構。它們常見於綠地旁的標示牌,但給人的感受卻不一樣。從修辭效果講,強於。原因是:是命令、訓誡的語氣,容易使人反感;是祈使、勸導的語氣,讓人樂於接受。不僅兩個句子所表現出的對人的態度不同,而且的語言藝術含量也更高。我們知道,四個字的語音段落是中國人所喜聞樂道的一種格式,而這一點又是和漢語孤立語的特點分不開的:一個字一個音節,可以是一個獨立運用的詞。“青”,本是形容詞,這裏靈活運用表示名詞性詞組“青青的草坪”。“足下留青”還是根據人們所熟悉的習慣用語“手下留情”的仿造,“留青”、“留情”諧音雙關,新巧而含蓄。例表達效果好,是綜合利用漢語語言要素的特點,精心組詞造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