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有一大湖,曰丁山湖。
丁山湖坐落於古鎮之西南、超山之西,係一天然湖泊,方誌載:丁山湖汪洋數百頃,為鎮南巨藪。丁山湖湖麵寬闊,風光秀麗,“澄湖數百頃,醰醰淨綠,涵虛混清。”鄉民環湖而居者十餘村,如環如玦縈抱,四周多墩阜,港汊縱橫,非舟莫通,“村既富食,地複清幽,於是四時景色,莫可窮殫,”而超山魅影就在眼前,草木茁壯,湖光山色,異於他鄉,是經典的天然濕地。
《景物略》上說,丁山湖相傳為丁樂普讀書莊,鄉人呼為丁山,其下有湖,即名丁山湖。但有人從《鹹淳誌》上考證,說那時已有丁山湖名稱的記載,證明此湖名稱的流播應早於《景物略》所記。從那樣的故紙堆裏,我們可以想見那時文人雅士的某種興趣和認真勁兒,不像現代人的乏味和隨意。比如,鎮西有一小弄,大約二三十年前,有小河映帶左右,汩汩流向張泗漾。弄口河邊常見泊些舴艋舟,上立墨鴨若幹。所謂墨鴨,魚鷹也。此弄居民,以捕捉魚蝦為生,將魚鷹俗呼為墨鴨,這是以顏色論,形象直觀。然地名辦一些華發蒼然的飽學之士數次為此弄掛牌,皆以藍底白字標識:木鴨弄。木之鴨,實不通也。
丁山湖風光由來已久,文人墨客鍾情於此,是一種現實的必然與需要。鎮上有詩人欣然遊湖,悠然吟誦:
愛煞丁湖鏡麵平,園菱插竹繞菱行。
慢聲翻作吳歌唱,一闕彎彎最有情。
姚家餖飣巧還鬆,香霧霏霏撲麵濃。
糖拌日烘排岸北,最先賞得是遊蜂。
風土人情,還有“香霧霏霏”的可口食品,真讓人有了化作春日遊蜂的幻覺了。
從杭州緣水路二十裏,到橫涇橋,便見獨山簣然。獨山在鎮南約二十裏,一名金鱉山,高二十丈,周二裏,脈連皋亭山,而高聳一方,猶西湖之孤山。杭州有孤、寡、鰥、獨四山,獨山便是其中之一。獨山北有巨石,狀若虎踞,呼大石岩,下瞰橫溪。前明有陸氏隱此,繞屋古梅數百本,取一盎然詩意之名,喚作萬玉軒。當時文人夏與誠有《題萬玉軒》詩:
暗香疏影句能傳,暮景空林色最妍。
瓊館夢回春似海,琪園坐對日如年。
娟娟霜月將三五,燦燦冰花逾十千。
獨鶴歸來風動處,霓裳小隊舞群仙。
山頂原有庵,喚作拱禪院,山周圍遍植桃樹。暮春三月,正當花時,登山遊賞者甚眾,而陸氏悄然隱此,與四時風光融於一體,有天人合一之妙趣。溪是橫溪。橫溪在獨山之北,昔日風景此地皆菱田藕蕩,人居洲渚,榆柳蔥鬱。夏日水波煙雨,蓮芰紅白,翠綠如一洗碧天,人影恍惚,桑麻畦畝,舟艇出沒,蘆荻瑟瑟,長歌漫興,溪頭小隱,滄浪散發,短棹八月,何處再覓如此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