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生衛器(1 / 3)

在廬山晚秋意濃的十一月,夜裏透著涼意,一個神情慌張的書生牽著一匹馱著行囊和箱籠的毛驢走在林間的小道上,周遭隻有他和驢踩在枯葉上發出的劈啪脆響。

整片樹林在月光下樹影婆娑,夜裏無風,使得幽暗曲折的前路愈發恐怖嚇人。

過於死寂的環境加劇了內心的恐懼,衛器一步都不敢停留,一路上膽戰心驚。心悸之餘的同時還在懊悔自己為什麼不聽驛站老驛丞的勸,非得在去廬州城的半路上繞道來廬山,瞻仰偶像“畫仙”顏喜(廣笑居士,“金陵四仙”之一,被譽為南國第一畫師。)創作名畫《楓葉流丹圖》時的賞楓亭。

不料山間小路蜿蜒曲折,一時間迷了向。

現下夜幕降臨,找不到下山的路,前路又不明,再遇到下雨那就糟了。

衛器隻是轉念這麼一想,居然真的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倒黴到家了。

“莫不是老天爺都不待見我?”衛器沮喪的仰天歎氣,腳下卻沒停著,不管怎麼說,還是得先找個地方避雨。

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黴運當頭這四個字就開始與衛器形影不離,猶如冤鬼那般陰魂不散。

如果要如何形容衛器到底有多倒黴?

直白來說,要是這世上真的有黴運榜的話,自己絕對能名列前三甲。

或許是年少時為了給亡母盡孝,不惜堂前三擊掌,斷絕了與生父之間的父子關係,故而惹怒了上蒼?

又或許是二十歲那年初次參加鄉試就拔得頭籌,太過風光,一鳴驚人後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運氣?

反正在過去的二十年裏,衛器曾五次遠赴京都參加春闈會試,每一次都名落孫山。原因不是他沒考上,而是他總是在進京趕考時遇到各種預想不到的意外,從而錯過了考試。

衛器出身於青州衛氏,是江淮六姓名門之後。他的祖父衛封少年風流,靠著祖上的功績當了半輩子的青州司主監軍,還娶有二房妻妾。衛器的父親衛栩是二房妾室庶出,自幼喪母,大房崔州馬氏雖出身高門,卻多年無子,祖父自然對父親這個僅有的獨子極為重視,因而引發馬氏妒恨。當馬氏替祖父生下嫡子二叔衛糾後,祖父就開始對父親不聞不問。年滿弱冠以後,父親離家自立門戶,後投身到駐守愛州的安南軍中效力,靠著刀口舔血積攢軍功一步步高升。由於作戰英勇,善用兵法,得到了安南軍主帥“秦山飛將”潘人龍的賞識和重用,娶了潘人龍收養的“義女”潘氏為妻。

順應二十一年(康曆392年),越王康熬在南川激發民變,南川諸王率部眾揭竿反叛。楊佑甫出使南川與南蠻諸王談判期間,先是勾結安南軍行營中軍參事--曹敏修蓄意陷害,誣告潘人龍謀反。在成功逼反潘人龍又將其剿滅以後,又默許了嶺南行營行軍大總管--張策玄公然吞並潘人龍安南舊部的行為。

在得知潘人龍起兵謀反被誅以及安南軍要被編入嶺南軍團右營的消息後,即便當時父親沒有參與作亂,也明白與潘人龍之間親如父子的關係最後也難逃被清算的結局,故而果斷帶著妻子以及兩個兒子連夜逃往青州。可是僅僅八日後,他們一家四口就被嶺南行營軍法司派出的馬快抓回,罪名是“擅離營守”。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針對逃兵的懲罰都十分嚴厲,尤其是在邊軍,一般都是殺一儆百,直接處死,情況嚴重者還會禍及家人。隻是張策玄別出心裁,他看出了父親的兩個兒子衛秦隱和衛秦穆是有將帥之才,讓他們留在自己身邊效力,替父贖罪,也沒有為難他們的母親潘氏。又網開一麵,罰了父親勞役八年,發配回愛州,充作修建秦山要塞的苦役。

順應二十七年(康曆398年)三月,煬帝登基後大赦天下,父親得以免除剩下的勞役,與妻子潘氏回到衛縣老家。為了生計,父親不得已向衛家主母馬氏卑躬屈膝,低頭下跪,靠著家族蔭蔽在衛縣衙門找到了份能養家糊口的差事,成了縣尉的助手。後來,原配發妻潘氏病死,父親又不得已在祖父以及家族長老會的強迫之下,被迫入贅到同為江淮六姓名門之一的湖州金陵蔡氏,娶了淮南侯蔡瓊的獨女蔡琦玉為妻。

武平三年(康曆401年),當時還不叫衛器的蔡名器出生在金陵的淮南侯府,從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更是被外祖父蔡瓊寵到骨子裏去,是端在手裏怕碎了,含在口中怕化了。之後,改姓蔡的父親衛栩也“父憑子貴”,在外祖父的保薦下進入湖州金陵守備府,一上來就是正六品昭武都尉。但是好景不長,兩年後外祖父病故,淮南侯府的處境也跟著每況日下,幾乎每天都有人來侯府認親,來的目的自然是想繼承外祖父留下的淮南侯爵位,反正認親又不犯法。

幾個月後的一天,平日裏與父親私交很好的湖州廣陵守備、寧遠將軍傅恒借著來刺史府辦差的機會登門造訪,說妻子呂氏告訴他自己府上有一個叫蔡歡的馬奴,是淮南侯的遠房堂侄。父親查了蔡氏家譜,發現果真如此,而且按照輩分,他與自己的妻子還是堂姐弟。

經過明察暗訪,父親發現蔡歡原是廣陵容縣的一個馬販子,因臉上長滿麻子,人送外號“滿天星”,祖上三代都以販馬為生。後來動了邪念去做了販賣私鹽的買賣,被官府捉拿入獄。原本是應該發配充軍的,刑獄典事得知蔡歡有養馬的一技之長,將他編入奴籍送到了廣陵守備府當了馬奴。

武平六年(康曆404年)三月,淮南侯府迎來了新的主人。

蔡歡在經過家族族老商議後,開始以蔡氏主家嫡子的身份替外祖父守孝,父親也擺脫了蔡家贅婿的身份,重新恢複家姓,帶著自己和母親以及蔡家一半家產風風光光的離開了金陵。臨行前,父親還特地寫信給好友寧遠將軍傅恒,得到的卻是由友妻呂氏代寫的回信,還有好友突染惡疾去世的噩耗。為此,他們全家還轉道去了廣陵悼祭,在得知呂氏準備要搬到金陵後,父親還給了她一筆錢。後來這位未亡人果真去了金陵,還在淮南侯府旁買了一座豪華宅院。據說是淮南侯為了報恩,三年後又把這位美豔動人的寡婦兼前女主人娶進侯府,當了他明媒正娶的侯府夫人。

元嘉一年(康曆407年),這一年對於整個青州衛氏來說,是逆天改命的一年。祖父在戰場上拚死搶回煬帝的遺體,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監軍直接升任衛央郡太守,幾個月又高升青州司馬。

天福二年(康曆409年)正月,祖父升任青州刺史,父親繼任為青州司馬。期間,祖父召集了所有宗族長老,破天荒的讓衛器以二房嫡子的身份隨同父親一起入了族譜。至此,衛氏主家大房和二房之間平起平坐,父親即爭取到了主家的繼承權,也告慰了祖母的在天之靈。

可是就在宗族會議後的沒幾日,祖父突然在一場宴會中暴斃,許多人都將矛頭指向了馬氏,隻是礙於馬家勢大,祖父之死的真正原因也就不了了之。

天隧元年(康曆409年)六月,懷帝登基。同年九月,父親正式走馬上任,接替祖父出任青州刺史。也就是在這一年的秋末,淮南侯蔡歡突然來刺史府投親。原來蔡歡在三年孝期結束等得到朝廷的正式認證以後,他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仗著淮南侯的身份與一幫府內的惡奴在金陵城內招搖過市,欺男霸女,強占商鋪,還當街毆打官差,可謂是不可一世。金陵十幾位賢達名士聯名為民請命,希望官府能懲戒蔡歡這個惡侯,而蔡歡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攀附上了江淮鎮守使、淮國公馬弘韜,認了這位比自己小九歲的淮國公做了義父,導致官府也不敢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