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你想得到家人的讚美(3)(1 / 3)

可見,在賞識教育中,父母不僅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賞識孩子,更可以借他人之口來賞識孩子。有時候,這種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也更能激發他的信心和潛力。

在孩子的社會交往中,時常傳達別人對他的正麵評價,可以培養孩子正確認識他人、評價他人、與他人友善相處的良好習慣,有利於孩子人際關係的處理,對孩子以後的生活也有很大的益處。當孩子聽到從你的口中傳達的是別人對他的讚賞時,他會更加感到光榮和自豪。

孩子更渴望父母能在別人麵前誇獎自己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誇獎,而更渴望父母能在外人麵前誇獎自己,那對孩子增強自信心所產生的意義深遠。

曾有一位老師對此深有感觸,他在一次專題報告中這樣評價父母對孩子的讚美:

有一次我去家訪,一共去了6家,其中有兩個學生的家長一個勁兒在我的麵前數落自己的孩子,例如在家裏是如何的任性、懶惰之類的。但是我知道,其實那兩個孩子並不是家長所說的那樣,不但懂事,還懂得為班幹部和老師分憂,隻是其中的一個性格有點兒內向而已。這兩個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都極優越,但是不能不說,其父母在教育方麵不免欠缺了一點兒藝術,在老師麵前這樣貶毀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接著,我去了另外一家。迥然不同的是,這位學生的媽媽是一位大學老師,我一出電梯門,孩子和媽媽就已等在那裏。

我牽著孩子的手,走進這個幹淨整潔的家。在這家家訪的過程是很舒心的,也不需要多說,但其中最讓我樂於稱道的就是這位家長在我麵前對於孩子的肯定和表揚,以及孩子麵對老師所表現出來的自信。

其實在這幾年裏,這位家長無論是與我家訪時的麵談,還是接送孩子時的簡短交談,都很注意在我們老師麵前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麵的形象,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經常在別人麵前表揚自己的孩子。實踐證明,在適度的表揚聲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總是顯得很自信,心理也很健康。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懂得表揚藝術的父母,會在大家麵前表揚孩子;當隻有兩個人的時候,對孩子可以相對嚴格,在外人麵前,一定要多誇讚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態度會讓孩子產生自信。相反,如果在隻有兩個人的場合表揚孩子,卻當著外人的麵貶低孩子的話,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一旦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就會使他們受到很大的打擊。

有些父母自己的自尊心比較強,而對孩子的自尊心卻毫不在意,就算已經感覺到孩子受了委屈或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也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有什麼麵子不麵子的,甚至有時還有意給他們一點小傷害作為懲戒。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這不但不能激勵孩子,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靈上不可磨滅的傷害,甚至讓孩子怨恨父母,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

賞識教育的理論告訴我們,對孩子要多讚揚、多鼓勵,少批評、少責罵。經常對孩子讚揚、鼓勵,尤其是當著別人的麵讚揚孩子,能使孩子產生成功感和榮譽感,從而增強他們學習和做事的信心。

因此,我們應該把對孩子的賞識擴展到別人的麵前,要善於當著別人的麵賞識和尊重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充分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視和欣賞,從而激勵孩子產生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父母要善於多角度地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誇獎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但遺憾的是,有相當一部分做父母的卻很吝嗇自己的讚美和表揚,其原因可能是有些父母找不到誇獎的理由,我們說,這是個理由,但責任仍然在父母,其根據就是:孩子不是沒有閃光點,而父母卻缺少發現的能力。這就需要父母學會從多個角度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用發自內心的喜悅來感染、打動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