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 一切從效率出發
保險公司職員Joseph謀到一個新的位子,在美國Price Smart擔任信息員。在他看來,自己大學的學曆,肯定能夠勝任百貨零售的工作。
信息員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將來自四麵八方的客戶的電子郵件、電話、信函記錄、登記、整理,然後送交下一個部門處理。由於人員緊缺,Joseph沒有能夠參加公司的培訓。但是,上班第一天,Joseph就發現自己簡直太差勁了,就連辦公室業績最差的、剛從學校畢業的女同事也比他的工做出色。
Joseph很不服氣,但他認為正如那些包裹員能閉著眼睛將條形碼打好一樣,這項工作也不過是個熟能生巧的過程。Joseph注意提高工作技能,改進工作方法,比如打字的速度,一邊接聽電話一邊工作等。但是,一個月下來,Joseph的業績依然墊底。
普爾斯馬特總部人力資源管理部的專員找到Joseph,幫助他分析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表麵上來看,Joseph比同事們工作都認真賣力,但一天下來,效果就是不明顯。專員發現,Joseph有很多不好的工作方法。
這天剛上班,Joseph打開計算機、布置好登記本和原子筆,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隻見他打開郵箱,閱讀所有電子郵件,然後copy到計算機上。接著接聽電話,登記電話內容;一會兒工友送來信函,Joseph開始拆閱信件……;MSN圖示閃動,Joseph急忙停下工作回複信息;不一會,同事請求Joseph幫忙,Joseph又不得不停下工作……。
專員搖搖頭,說:“Joseph,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沒有高效意識。”Joseph聳聳肩,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長期從事保險公司的辦公室工作,養成了慢條斯理地工作的習慣。專員讓Joseph離開座位,安排到一位老同事的旁邊讓他觀摩。
老同事幹起事來慢騰騰的,Joseph實在看不出什麼技巧。電話鈴聲響了,老同事摁下按鈕,通過便攜式耳麥對話:“嗯,好,發電子郵件給我吧。”接聽一個電話不到30秒,就這30秒他還拆閱了一個無效的信件。
計算機上圖標閃爍,提示有電子郵件到來,但那位老同事並不急忙接收,過了一陣,他打開信箱,一共35封信件,他一一打開瀏覽,然後將信件分別放入分類的文檔夾裏。接著,他將收集到的有用的客戶信息集中起來,統一發送出去。他的工作就完成了。
通過對比分析,Joseph發現自己在保險公司養成了無人監督的工作習慣,缺乏一切從效率出發的意識。看似同樣的工作,自己就比同事業績差,因為他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到無用的工作上去了。老同事的工作方法,看似並不勤快,實際上每個環節都非常優化。比如,他使用有線耳麥,將摘拿聽筒的時間和手解放出來;他不經常性地處理郵件,便於時間的零存整取;他將電子郵件分類整理,可以讓工作更加條理化,縮短工作時間;他善於完成階段性工作,便於及時清零,為下階段工作掃清障礙。
這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可能一天兩天就能學會,但要真正貫徹到工作時間中卻需要很長的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從挫折中迅速恢複起來,日本鬆下公司讓員工牢固樹立效率意識,不但創造了拚命三郎式的超負荷工作法,還將管理和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盡量簡化。他們縮短午餐和午休的時間,將車間的一切雜物清理幹淨,給工人營造一個從燈光、空氣到牆壁顏色都盡量有利於提高效率的工作環境,然後給每個工人製定了完成每道工序的最低時間。通過種種手段,鬆下不斷發展成為高效生產的典範。作為個體的人,也必須從最初就養成一切從效率出發的方法,才能從每一個生活細節都注意矯正低效的動作,不斷提高效率。
一切從效率出發,加倍珍惜時間,不但不浪費每一寸光陰,而且還可以主動改進工作方法,養成良好行為方法,節約出來大量的時間。每天在心頭喊幾聲“效率,提高效率!”,就會克服許多浪費時間的行為,可以謝絕許多耽誤時間的應酬;喝咖啡閑聊的時間、網絡遊戲的時間還有看肥皂劇傻笑的時間,隻要善加利用,都會變成促進事業進步的財富。
樹立一切從效率出發的意識,便會從點滴做起,合理規劃生活和工作,讓自己永遠保持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獲得比別人更為優秀的執行力。富有效率的人,像吃飯和睡覺這樣的日常瑣事都會合理安排,不會貪吃貪睡,不會接受沒有意義的應酬,不會無謂地加班熬夜;他們會將生活瑣事暫時拋在腦後,以便集中時間和精力攻克工作的難關;也會抓緊時間休閑娛樂,充分地享受生活,為高效率提供身心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