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點,誰也沒有董無忌理解得深刻,說到底,賈詡那些話,就是要把平都朝廷說成旁門左道的偽朝。而背後,實際上是很長時間的深層衝突了。沒有人比他清楚,自靈帝以來,權門與天子就水火不容,袁術稱帝“仲氏”,其實就是權門要壓過天子一頭。相當於說:平都天子是小弟,權門天子是大哥。他之所以屢次被劫持,原因也全在於此。因為權門要拿他當傀儡。
如果換在以前,董無忌絕對不敢跟權門公開對抗,但自從洛陽驚變以來,尤其是得了二十萬黃巾之後,他膽子也慢慢變大了,也終於想明白了一點:那些權門,無論是袁氏,還是曹家,遲早都是要代漢的;自己唯一的依靠,就隻有宋安。
“安石兄,袁術、曹操圍困伊洛,即有糧草,然曠日持久,亦必生他變……安石兄可有長策?以解此局?”
宋安本來對這個局勢不是很理解,但看到袁術說“不許一人一物出入”,才開始明白:這是無法調和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天下權門、諸侯,不可能允許漢家朝廷再次振興。
這既是爭霸,也是爭命。
說到長策,他隻是隱隱知道一點,那就是苟道種田流。這個策略當然可以站穩腳跟,但卻不一定能打破封鎖。要打破封鎖,還得在實力足夠強大之後,主動介入中原爭霸,一番縱橫捭闔,把那些諸侯一個個滅了。
“無忌兄,長策嘛,吾也想過一些。那就是一句話:韜光養晦、沉著冷靜、實力至上、有所作為。”
哦?
董無忌一聽這話自帶氣勢,一下子不明覺厲,道:“安石兄可細細說來。額,吾即刻上奏天子?”
額,
這個,
“吾思慮尚未純熟,過幾日吧,吾籌成一策,再上奏不遲。”
哦哦,
董無忌很是期待,忍不住又問:“安石兄可否先說上一二啊?”
這樣啊?
好吧。
“額,吾之長策,乃名種田流。”
種田、流?
宋安見他懵圈,正色道:“額,種田流,簡言之吧,就是以我之強大優越,以吸天下之四民;額,如此,則我不爭霸,而天下自歸之。”
哦?
“種田流、種田流……為何叫種田呢……”
董無忌喃喃自語,感覺這個詞相當深奧和高明,肯定不光是耕田,而是代表一種長期方略。
“安石兄,種田吾明白,可,天下四民何以自歸呢?”
嗬嗬,
“問得好!”
宋安感覺他也觸碰到了內核了,娓娓道:
“無忌兄,此策自然就不光是種田了……所謂種田者,深耕也。我等在伊洛之地,建太平盛世,安定繁榮,無饑寒之苦,享升平之樂,百業發達,財富流通,則天下四民,如何不來啊?吾可以斷言,袁術曹操就算用百萬兵封鎖,也是封不住!”
哦……
如此啊,
董無忌被此話想象中的場景給震撼了,一時竟癡惘起來,喃喃道:“果如此,則天下定矣……”
一番深談,兩人聊到了半夜。
宋安讓董無忌上告天子,下詔安民,而後便去了平陰。現在還差一個多月,要親自守著,紅薯土豆可不能出一點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