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
千百次見麵都比不上一夕之緣,
戀愛中最常遇到類似的事情。
這是什麼緣故呢?
這證明知人知麵不如知心。
順其心,則得其意,
這便好比鑰匙碰對了鎖,
這扇大門就將為你敞開。
如果我們能夠學會知人之長、避人之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便如同一個人能熟練操縱自己的手、足一般,我們在社會中也能行動自如、無不順遂。
通覽曆史,我們不難發現知人善任在任何一個朝代都關係到國家的興盛與衰亡。同理,一個人的一輩子是興還是衰,也與他能否知人,能否恰當用人與處理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以試想,如果我們在任用一個人之前,連這個人最基本的狀況都搞不清楚,我們能做成什麼事呢?恐怕再好的計劃也要功虧一簣。
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無法從其表麵獲悉的特長,隻有在真正了解一個人之後,才能夠充分運用他們的才能,使他們為我們心願的達成貢獻出最大的力量。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堪稱慧眼識人,但是在二出祁山時卻犯下了不可彌補的大錯——任用馬謖為主將鎮守街亭。
馬謖其人,曆史對他的評價是庸才,隻懂得紙上談兵。然而當時在很多人眼裏,馬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謀士。平南蠻,馬謖進言要以攻心為上;在魏國任用司馬懿統領雍涼人馬時,馬謖又獻計,建議利用反間計讓司馬懿的兵權不攻自奪。這一條條妙計,每一條都在說明馬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謀士。
以用人見長的諸葛亮十分放心地將鎮守街亭的重大任務交給馬謖時,馬謖為什麼沒能一如既往地發揮他出色的才能,不負諸葛亮的重托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諸葛亮犯下了一個很低級卻足以致命的錯誤。諸葛亮在任用馬謖之前,沒有做好“知人”這個用人的最基本的功課。
馬謖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正如蜀漢四英之一的蔣琬所稱讚的那樣,馬謖隻是“智計之士”,卻不是將才。諸葛亮就是因為沒能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很好地知馬謖,將他當做運籌帷幄的謀士,而是錯誤地將他用做了決勝千裏之外的將才,才導致了兩個人的悲劇命運。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其實用人不難,難的是知人。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識人然後善任呢?自古人們就常常感歎人才難得,其實不然,難的不是人才難得,難的是識人不易。
識人要抱著一種客觀的心態,不要片麵地斷言一個人。
試想,如果你碰到一個令你十分討厭的人,而你又總是出於私心,戴著有色眼鏡看他,那麼相信你眼中看到的都是他的短處,又怎麼能任用他呢?更別說善任了!
換一種可能,如果你“情人眼裏出西施”,相信即使你如諸葛亮般善用人,也會犯下誤用馬謖的錯誤。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識人的同時還要時刻保持理智的頭腦,不要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感情用事。時間不代表了解,了解也不一定是時間夠久就能做到。要記住人不可貌相,還要記住識人最重要的是要綜合考察。
這個社會上的通才、全才少之又少,然而隻要你學會知人之長、避人之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相信你的交際活動就能順遂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