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渴望被讚賞,然而人們又經常不由自主地去反對別人。你丟給別人一個毒果子,別人可能會給你一個香橙嗎?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善於納諫、胸懷寬大著稱的英明君主,在麵對大臣魏征的曆次強諫時,雖然最後都接受采納了,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魏征死後唐太宗悔婚砸碑,和他曆次強硬地反對君王的決策不無關係。再看看曆史上諸多耿直侍君的臣子,又有多少是真正能夠善終的呢?
也許你會說,這隻是他們沒遇到真正的明主罷了。其實不然,人都是渴望被讚同,而不是被反對的,這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如此,即使他是胸懷天下的君王也一樣。
人都喜歡被讚同,喜歡和讚同他的人交流,而不喜歡與那些反對他的人共處。然而人又是矛盾的綜合體,人也經常會去反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我們與人相處時,要想和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又應該怎麼做呢?
讚同別人並不是要你一味奉承別人的觀點,更不是討好、拍馬屁。讚同別人是一門與人相處的藝術,愚笨的人總是順從人類最原始的天性,即總是在反對別人;隻有智者和偉人才會在合適的時機,利用合適的方法,在讚同別人的時候,也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既然人的本性讓我們總是喜歡反對別人,那麼在學會讚同別人之前,我們就一定要先學會認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許對方的想法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正確的,但也是別人思想的結晶,也是別人思想勞動的成果,那麼就肯定有值得我們認可的地方。所以當我們麵對別人的觀點時,應當先冷靜地告訴自己,不要總是衝動地去全盤否定別人,要先學會肯定別人的優點,讚同對方值得讚同的地方,然後再循序漸進地表達自己。
其次,當你不讚同別人的時候,請學會保留自己的看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說出來。
人都是不喜歡被人反對的,尤其是麵對麵的反對,這是很傷對方自尊心的行為。所以當你不讚同別人的時候,不妨聰明一點兒,采取迂回的策略。
劉傑是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公司的新進員工。或許是剛剛踏入社會不諳世事,又或許是性格太直,每次遇到事情,他總能一一列出反對意見,即使是麵對當事者。
戀夢是公司裏為數不多的一名研究生,十分受老板器重。一次,老板讓戀夢做一份企劃案。三天後,當戀夢自信滿滿地步入老板的辦公室交企劃的時候,正好劉傑也在。出於讓新人學習學習的想法,老板讓劉傑看了戀夢的企劃案。
然而劉傑剛一看完,就毫不客氣地對老板說:“我覺得這份企劃案行不通,這裏和這裏都有問題……”劉傑的話還沒有說完,戀夢的臉色就已經變了,氣呼呼地離開了老板的辦公室。後來事情的發展可想而知,直到戀夢調離公司,她都一直沒有原諒劉傑。
或許你會說,這人也太傻了,在老板麵前,麵對當事人,就這麼不給人留麵子地反對別人。其實想來,很多時候我們不也是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嗎?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給人造成的傷害是一樣的。
最後,當你讚同別人時,要說出來。
很多人在反對別人的意見時,每次都能很輕易、很痛快地說出來,但要讓他去讚同別人,他們卻總是羞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如果你不說出來,誰又能體會得到你讚同的誠意呢?
所以當我們讚同別人的時候不妨直接告訴對方,真誠地給對方一個肯定的“是”、“好的”,相信這樣做,取得的效果會事半功倍。
和人相處是一門藝術,愚笨的人總是在反對別人,把自己的人際關係搞得一塌糊塗。而智者和偉人卻總會在巧妙的讚同中和對方共同聯手創作出一幅完美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