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短命二郎阮小五一拳擊在了賭桌上。

真他媽背,連買了十次單,結果莊家連開十把雙。

東家笑眯眯的把銀子從阮小五麵前摟了過去,說老五你最近手氣差,就別玩了,回家安心打魚吧。

阮小五說放你娘的屁,老子什麼時候認過輸,等著,我回家拿銀子。

出了賭莊,阮小五卻並沒有朝家裏趕,他清楚家裏連一枚銅錢都沒有,連老娘頭上唯一的金釵早上也強搶了,阮家現在除了空氣隻剩下牆壁。

但阮小五心中自有財神爺。

石裏長看見阮小五,露出一絲苦笑。

“又輸光了老五,手氣不好就少賭點。”

“廢話少說,江湖救急,再貸我十五貫。”

“你今年已經借了八十貫,官府的青苗錢利息雖然不高,但這樣下去也不行啊小五,年底還不了錢,你我都要倒黴滴”。石裏正低聲下氣的對阮小五說。

“借不借一句話,不借以前的帳也別想跟老子要!大不了拍屁股走人”阮小五臉一黑。

“好!好!我怕了五爺你,借借借。”。

看著阮小五揣著銀子得意的長揚而去。石裏正擦擦臉上的汗,心想這是什麼世道,借錢的成了大爺,年底秋收的時候,這帳,不好要了,等待自己的,恐怕隻是縣太爺打在屁股上的板子了。

一個時辰後,阮小五又身無分文的走出了賭莊。

去年的賭莊,他峰回路轉,今年明顯沒有這個運氣。

等待他的,是官府的牢獄。

不過很快,阮小五看到了希望,一個叫吳用的老熟人會給他介紹一條發財致富路,他再也不愁如何償還官府的青苗錢。

劫生辰綱,逼上梁山。

後來阮小五在梁山上偶爾會懷念一下在山下賭錢呷妓的快樂生活,總結自己最終落草為寇的原因,除了那個王八蛋軍師吳用的誘惑外,阮小五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

——誰叫他媽的政府也放高利貸。

1

在王安石變法中,在理論上最為完善並為後世所驚歎的就是青苗法了。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當王安石拋出他的理論時,帝國很多人都不以為然。

天下的財富是有限的,國庫裏多了,老百姓手中就少了。你王安石又不是魔術師,能讓錢變成母雞,雞生蛋,蛋生雞。

王安石瀟灑的拿著魔術棒,祭出了青苗法這一招。

農民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向政府貸款,秋收的時候歸還,利息不重才2分(相對那時的民間高利貸)。既可幫助農民渡過難關,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從理論上來講,青苗法唯一損害隻是民間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高利貸們的利益。把那群人的利益吸剝出來,農民與政府共同分享。

千年後有人盛讚王介甫天才的設想,已經非常符合現代的經濟學理論,比起同時代的人,他站得很高看得很遠。

其實老王的青苗法同樣也不是首家獨創,李唐王朝在中後期囊中羞澀時就小範圍實行過政府放高利貸增收的辦法,隻是像王安石變法這樣推行範圍之廣,製度之完善,當然是始無前例的。

老王長時間的不願進京做鳳尾,而寧願呆在地方充雞頭,就是因為在地方上,他可以對他的改革良方進行臨床試驗。老王在鄞縣當縣長時,就在他的地盤上試行過青苗法,效果好得一塌糊塗,農民渡過難關了,政府增加收入了,高利貸富戶幹瞪眼了,死帳呆帳率也很少,這堅定了他後來在全國範圍內試行青苗法的決心。

但理論中萬無一失良策在全國試行下來卻是一地雞毛,怨聲載道。被舊黨認為是變法中最具危害性的毒瘤。

在推行過程出現的幾個重大問題是王安石無法解決的:

一是基層官吏層層加息,成為了貪官斂財的重要手段,原來中央規定的隻收二分息,有的地方卻收到了六分七分,或縮短還款周期變相加息,帝國對此沒有有效的製約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