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學者王夫之就說過,方臘之反,與當時帝國的經濟情況無關,與蔡京施行的新法也無關,就是因為花石綱。
3
明教,又稱作牟尼教或摩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為西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所創立,摩尼充分吸引了佛教、基督教、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教義中的因素,主張靈魂從肉體上徹底解脫,因而強調禁欲、食素。同時也包括了佛教的轉世說和敘利亞的天使說,教義核心簡單歸納為“二宗三際”,二宗指光明和黑暗,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過去現在未來),現在是黑暗的,未來是光明的,光明的勢力必將戰勝黑暗的勢力,到達明界。摩尼本人則堅稱自己是佛祖、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是真主的先知。
明教在唐代傳入中國,但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合法普及,唐武宗禁佛的同時也把明教納入左道旁門加以禁止,到了北宋,趙氏王朝依然不承認明教的合法地位,禁止信奉明教,信奉者一旦被官府發覺,就要被流放,財產全部沒收,一半充公,一半獎勵告發者,明教隻能以地下宗教的形勢流傳發展。
北宋末浙江的明教由福建地區傳入,在當時的影響力很廣,僅溫州地區就有明教齋堂40多處,當時的明教布道者對原來的明教教義作了改良,他們不再尊外國神仙摩尼為祖,而是改拜太平道的始祖張角為教祖,同時也拜讀佛教的《金剛經》,中國的明教教徒和佛教徒一樣不吃肉、不喝酒、提倡素食,不事神佛祖先,提倡節約,死則簡葬,教徒之間提倡團結互助。
相對佛道二教,明教的受眾更偏向於最底層的勞苦大眾,更為反映農民階層的經濟願意和政治訴求,所以從宋代開始,曆代農民起義軍都喜歡把它作為宗教旗幟,煽動農民將造反進行到底。
第一個揭起這個旗幟的是方臘。
方臘是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人,當地人稱方十三,家住幫源洞(位於青溪縣西北70公裏的山穀中),家境還算良好,有大一片漆園,原來也衣食無憂,但後來因為趙佶派朱勔征花石綱,幫源洞盛產漆楮竹木,小地主方臘也因此受到造作局的榨取,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信奉明教的方臘便漸漸起了和教友兄弟們反抗朝廷的心思。
政和六年(1116年),青溪地區又發生了大水災,天災人禍加上宗教壓製,睦州地區的農民群眾對朝廷的對抗情緒越來越激烈,方臘利用此機會,四處奔走說教,組織隊伍準備起義。
宣和二年(1120年)七月,方臘的活動被當地的大地主、幫源裏正方有常察覺,把方十三抓了起來,準備送官,但方臘還是逃了出來,大魚漏網後,方有常知道自身難保,舉家逃往歙縣(今屬安徽)七賢村,方臘有仇必報,十月,帶領幾百教徒去七賢村殺了方有常全家40餘口,然後返回幫源,舉行誓師大會,正式開始造反。
方臘起事在睦州等地如星火燎原,一發而不可收拾,短短的幾天時間,就有近十萬人加入了這個隊伍,十一月一日,方臘自稱聖公,以方肥為宰相,並設置各級將領官職,“以巾飾為別,自紅巾以上凡六等”,並改元永樂,使這支農民隊伍有的基本的組織和領導。
得知方臘起義後,青溪知縣陳光第一時間向兩浙路提點刑獄張苑彙報,張苑也及時向朝廷彙報,但消息到了帥哥宰相王黼手頭,王宰相認為朝廷現在的主要重心是組織兵力伐遼,並沒有將青溪這點芝麻小事放在心上,斥責張苑大驚小怪張皇生事。
張苑沒有辦法,隻有前往睦州與剛剛上任的睦州通判葉居中一起企圖招撫方臘,方臘剛起了個好頭,當然不可能輕易罷手。
招撫不成,睦州官方隻有采取武力鎮壓,兩浙地區最高軍事長官(兩浙路製置使)陳建派出5000千官兵,由兵馬都監蔡遵、顏坦率領前往青溪鎮壓起義軍,方臘在隊伍無兵甲少器械的情況下,在息坑威坪鎮(今淳安縣西北新安江北岸)設伏,一口吃掉官府的5000兵馬,擊斃蔡遵顏坦,並獲取了大量的裝備。
初戰大捷後,方臘一鼓作氣,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攻克了青溪縣城,知縣陳光倉皇逃跑。隨即方臘率部二萬攻打睦州,睦州知州張徽言棄城逃跑,到是通判葉居中臨危不亂,率二千餘官兵主動出擊方臘,被方臘擊退後堅守睦州,但兵力太過於寡弱,方臘率兵強攻,十二月一日,睦州陷落,葉居中被半個月前他還企圖招降的方臘砍掉了腦袋。
睦州陷落,附近的縣城相繼被義軍占領。
方臘占領睦州後,目標劍指與睦州相領的江南東路的重鎮歙州(今安徽省徽州),當時的歙州知州是仁宗朝名臣曾公亮之子曾孝蘊,曾孝蘊對方臘起義十分重視,方臘剛在睦州起事,曾孝蘊就在歙州界內積極組織兵力布防,以備方臘來侵。
但此時的朝廷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方臘起義的嚴重性,他們認為同時期的活動於開封附近的宋江起義對帝國來說更有威脅,於是他們經驗老道的曾孝蘊調到青州去鎮壓宋江起義,而歙州方麵用沒什麼資曆和經驗的毛栗代理知州主持歙州全局,同時派東南第三將,有“病關索”(水滸一零八好漢中楊雄的外號)之稱郭師中率兵進駐歙州。
方臘大軍很快殺向歙州,病關索郭師中率兵出戰,被方臘不費吹灰之力斬落馬下,而歙州城內則發生了民變,打開城門迎接義軍,而代理知州毛栗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沒兩天就被砍了頭,歙州及附近屬縣陷落。
打下歙州後,方臘調頭殺向了杭州,於十二月二十九日殺到杭州城下,杭州是東南重鎮,有朝廷重兵據守,要吃掉杭州,方臘必需證明他的有足夠好的牙口。
看到如洪水般的農民起義軍湧來,杭州知州趙霆嚇得差點尿褲子,撒腿就跑,把守城任務交給了製置使陳建和廉訪使(負責監察方麵長官)趙約。
起義軍發動猛攻,很快將杭州拿下,方臘入城後殺了製置使陳建和廉訪使趙約。
攻占杭州後方臘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方七佛率兵六萬北上,攻占崇德、秀州(今浙江嘉興);另一路由方臘親自率領,南下攻占婺州(今浙江金華)、衢州(今浙江衢縣)、處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