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咖啡情緣
如果夢想養活不了我,那就讓我養活夢想吧!
如果夢想養活不了我,那我就努力養活夢想吧
我為什麼會開店?
要從2012年3月說起,那時候我才剛工作兩年,卻已經厭倦了這穩定的工作狀態,更加對穩定的收入開始擔憂。既然穩定,何來擔憂?原因就出在“穩定”上麵,每月差不多的收入,生活是不成問題,但憑自己的積蓄孝敬父母或給自己買房買車卻十分困難。我的性子有時候比較急,存個十年八年有了積蓄,父母又老了,還有什麼用?我必須要搶在他們還能好好享受的時候多努力一些。
身邊的朋友都說我是個“夢想派”。其實我真的不那麼看重物質,但我卻知道現實不可逃避。我承認這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可被逼出來總比永遠活在不真實的夢裏好。如果夢想養活不了我,那我就努力養活夢想吧!
我想到開家小店。
其實早在大學畢業那年,因為單位在簽約方麵的一點問題,我一氣之下自己就開了家傳媒公司,給全國各地電台做成品節目,從節目製作到推廣再到廣告營銷全部一個人包辦。節目受到一致好評,卻沒什麼盈利。其實廣播廣告很難做,而且自己當時可能做得太大了,所以這次我打算踏踏實實地開家店,不要那麼虛,得好好賺錢了。
我開始在網上找合適的店鋪,那種感覺是又期待又疲憊的。期待的是某個地方即將成為自己的小店了,疲憊的是每次看了總會覺得這裏或那裏不滿意。我的資金少,又不想要很差或很偏的鋪麵,就一直找一直找。
直到2012年的4月初,我在地鐵上用手機看著轉讓信息,發現了四川師範大學校門口的一家店要轉讓,看介紹覺得還比較合適,就決定去看看。川師南大門離我住的地方有點遠,不過怎麼說也算是二環。到了一看人流還不錯,鋪子雖在二樓,卻是上樓梯就能看見的第三間,基本滿意。轉租方當時開的是奶茶店,賣三元一杯的奶茶,環境格調很差很土,轉讓費兩萬四不能少。因為自己不懂飲品技術,也覺得開水吧或者咖啡店挺麻煩的,便打算開服裝店,當場付了定金,隻等和房東來簽合同。
兩天後,我拿著三萬多現金趕來。房東是個大學老師,她說不喜歡別人借自己的鋪子炒轉讓費,所以先跟我說明這個鋪子是不允許收下一家轉讓費的。於是我奇怪:那兩萬四算什麼費?這一問,房東居然不知道有兩萬四的事。轉讓方解釋說是上一家轉給他的時候就收了兩萬四,所以他也要收我的錢。到最後,原來是他被上一家騙了,他給了上一家所謂的轉讓費,但他被坑了損失不能由我來承擔啊!為了拿到這間商鋪,我最後同意給他5000元作為友情轉讓補償。
轉讓方一聽這個數字雖然有點不情願,又怕再拖延下去一分錢都拿不到,勉強答應,隻是說店裏的東西不能給我,我說可以。轉讓方又看了看冰箱,說冰箱太重了,不好處理。問我要不要冰箱,兩個冰箱折價1000元賣給我。我想:要冰箱就意味著不開服裝店,要開和飲品有關的了。我沒有馬上答應。
我繞著二樓走了一圈,發現凡是休閑吧咖啡廳之類的都不缺人氣,但裝修風格並不好。我相信如果開咖啡店一定比其他幾家要好得多。就這麼幾分鍾的考慮時間,我決定要了冰箱,確定要做咖啡店。
要開店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改造和裝修。可找誰來裝修呢?朋友想到他們小區搞工程的包工頭大叔。這大叔一般隻做大工程,自誇成都王府井商場都是他帶隊做的,小鋪麵裝修還不太情願。我們好說歹說硬是把大叔拖到了店裏,告訴他我的設想:門口綠色的木架子,裏麵刷暖黃色的漆,定做一個白色吧台、招牌和雨棚。大叔說:“要8000。”我們說:“5000,幫我們做一下吧!”沒想到大叔好講話,答應了。
由於裝修得不複雜,一個多星期便完工了。扔掉以前破舊的桌子和快散架的簡易凳子;定做了六張沙發,買來四張白色木桌,初見端倪。我記得那天是4月21號,“四葉草咖啡店”開始營業了。
不過那天我也有狀況,因為要主持一個新書活動,不得不先讓朋友幫忙守店。活動結束匆忙回店,我問他第一個客人長什麼樣。朋友激動地敘述他的緊張,說自己隻收了他們十元,怕做不好,第一天開張就優惠點算了。即便這樣,第一天還是有差不多兩百元的收入。拿著一張一張的十元,那天晚上還真的有種特別的快樂,賺錢了,雖然不多,但第一天就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