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走,去咖啡館和幸福私奔(5)(1 / 3)

因為我自己也設計一些雜貨,所以又和老麥聊起他的雜貨鋪。我覺得,舊貨作為咖啡館的裝飾很多人喜歡,但單獨去買那些舊物的人應該不多。老麥卻說我想錯了,雜貨鋪的生意其實要好過咖啡館,這一點很多人並不清楚。咖啡館的生意是一杯杯咖啡賣出來的,翻台率低,房租和人工都貴,掙錢不容易;而雜貨鋪裏除了一些適合擺設的“老貨”外,也出售有品質和設計感強的皮包、襯衫、書籍、首飾等“新貨”,受眾廣大,應該說比咖啡館還賺錢。

我們聊到咖啡館創業,老麥最擔心的是咖啡館開起來很容易,如何做到成功和可持續發展,很多人也許還很模糊。老麥在開店的初期也擔心過,比如,市場不成熟,大家對懷舊氛圍的接受程度,場地的局促,出品的水準等。開了咖啡館後,甚至發現這些心理準備還遠遠不夠,其中需要的耐心和應對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和挑戰。不過,所幸的是,過了這個類似瓶頸的時期,一切都好起來了。

因為想要好好生活著而不是僅僅活著,老麥辭職開一家咖啡館,如果按照通常的人生軌跡,這樣的選擇的確是件瘋狂的事,但老麥卻說這是他理性的抉擇。

我曾經采訪過的一位叫餘師的男孩,一整年緩緩流浪半個中國。出發前,他是來自城鄉結合部的小白領,學習一年後,他成為獨立攝影師,繼續攝影,擺攤,烹飪,支教,疊被子,在城管麵前一秒鍾變遊人,到年底除了疊被子和逃跑技術歎為觀止外,也舉辦了攝影展與音樂會。他不是逃避,他隻是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我也遇見過一些為了自由卻沒有自由的人。有個朋友放棄了大都市的工作回到家鄉開店,當別人聊起誰有了新工作,誰買了高級東西,他總是有些煩躁地說:“別跟我說這些,和我無關。”後來我們有次單獨吃飯,他告訴我,其實內心還是在逃避,他不喜歡在單位被人管,去了好幾個地方都和同事不和,跟領導吵架,他覺得社會太現實,不如自己開個店,真正開了,他又麵臨著生存的壓力。

如今有太多人決定“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紛紛辭職去旅行、開店,但真的實現了當初想要的“自由”,卻讓生活變得更艱難了。無疑老麥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做著喜歡的事,並且做得越來越好,如今看來,錢也一定不比之前工作少。我問老麥,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實現自己的所謂的理想呢?

老麥堅定地告訴我:“在職場做不出成績的人,辭職後也不一定能收獲成功。自由是自由了,這種自由,毋寧說是一種煎熬。打工的壓力其實是最小的,如果在最小的壓力下都做不好,如何能麵對辭職後大得多的壓力呢?我以為,沒有足夠的精神、技能和財力的準備,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快樂’而選擇放棄,那是極不負責任的。有些書籍為了博得眼球,紛紛做出一些高調的姿態,其實那是一種看似美麗的毒害。”

現在,老麥咖啡館依然讓更多人製造著故事,收集著回憶。咖啡館各方麵已經處於穩定的狀態,老麥自己主要還是做一些店麵的設計工作,他笑稱自己儼然已經是專業設計師了。在店的管理上,他主要關注幾個財務指標,以及對人員的激勵和管理。除此之外,他還會繼續淘貨。

聊起未來,老麥的終極理想是:在一線城市開設數家“老麥咖啡館和老麥雜貨鋪”,也就是兩家店的結合體。他覺得有了現在的基礎,要實現並不難。隻是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我喜歡真實的咖啡館,所謂真實,就是店裏的一切都讓人感覺踏實,不浮誇。就像老麥咖啡館,每一個細節都能感覺到他們的態度、他們的專注;也像老麥自己,做一個有智慧、有情懷的咖啡店主,就這麼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熱愛裏。

7/7 藏在童話裏的沐咖啡

不一定非要做咖啡,但是大家都是愛自由的人。

記得兒時的過家家嗎?

在,我們再玩一次吧!

在喧鬧的街道,

在安心的角落,

有一條大狗,

有很多玩具。

這麼藏在童話裏,

想長大。

上海屬性

十月底一個陰沉的下午,我在辦公室的工位上焦躁不安,不是因為太忙,而是實在無聊,感歎著在單位“電腦一開一關,就一天過去”的日子。我突然覺得這個陰沉的天氣格外適合請假,於是去了領導辦公室,意外順利地請了十天假,加上周末共有十二天,就開始我人生中第一次一個人的旅行。

原本想出國,後來覺得第一次獨自旅行還是不出國了吧;又準備辦手續去台灣,可是我的戶口本在老家,寄來已經來不及;那就其他地方吧,我還真有很多沒去過或者還想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