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咖啡館,夢想的另一種表達(1)(1 / 3)

1/6 今日咖啡

就讓這裏靜悄悄,假裝什麼都不曾發生。

我寫寫畫畫,

在行走時,

遇到一處星光,

我停下來,

想邀請它和我一起。

不熱鬧

在學校的時候,我認識過這樣一個女孩子。怎麼形容她?我想過很多的形容詞,後來發現真的很難。因為她從不表現自己,讓你無從下手,就像“卷福”可以通過對方的發絲、狗毛、指甲縫裏的汙泥分辨職業和家境,但是無法從全身赤裸的the women身上獲得一絲信息。

雯潔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子,她有很多“靜悄悄”的愛好:可以一個星期不出門繡百福的十字繡,可以塗描水彩畫,甚至2000塊的拚圖也可以玩兒上幾遍,一點都不覺得無聊。這個“靜悄悄”的姑娘,真是完全打敗了寢室那個“熱鬧”的姑娘。“熱鬧”姑娘喜歡召集兩個甚至更多的寢室的人一起出去唱歌吃飯。有她在的地方,會有三級地震的錯覺。

是有一批“靜悄悄”姑娘存在的,那些躲在網絡或者家裏的姑娘,會碼字,愛畫畫,還有一些自己喜愛的小癖好,比如收藏各種香水小樣什麼的。這些姑娘也愛打扮,但是是取悅於自己用的。她們不會混跡在任何熱鬧的地方,因為她們並不小眾,所以商家自然盯住了這樣一類人群,為她們開辟了一片天地。

每一個“靜悄悄”姑娘的夢想就是一個有著書吧氛圍的咖啡店。

或者,是嫁給一個有圖書館大小的咖啡店和圖書並存的富二代吧。

現實遺憾的是,姑娘常有,而富二代不常有。

拋開富二代,我們先聊聊既有咖啡機又有圖書牆的“今日咖啡”吧。

自從“今日閱讀”書店在環球中心開業後,我便成了這裏的常客,尤其喜歡待在書店裏的“今日咖啡”寫寫畫畫。

雖然離單位很近,坐地鐵一站路的距離,但是我一般選擇步行,十五分鍾,聽三首歌便到了。因為高新區不比市區熱鬧,咖啡店不多,書店更少,為了寫點東西非要坐幾十分鍾地鐵有些浪費時間。

成都的環球中心號稱是“亞洲最大單體建築”。先不管是不是最大,至少商場裝修絕對高檔,富麗堂皇,一副土豪氣派。而“今日閱讀”是目前這裏唯一的書店,招牌由各式的木質浮雕漢字組成,體現著文化氣質;進門右邊是“今日生活區”,主要展示銷售生活創意雜貨,從文具到包包、手機殼以及多肉植物等都有,大多都是獨家原創,我經常會在離開書店前去逛逛這個區域;然後就是各種類別的圖書了,因為來的次數太多,不用看指示,我基本都能知道什麼類型的書去哪個書架能找到,像進門處一般是熱門圖書,往左一點是旅行隨記的,再往左是很多的兒童讀物和插畫漫畫,最裏麵是些設計類、小說、曆史讀物等。

店內優雅的環境、溫暖的燈光、錯落有致的書架、精心挑選的書籍、濃香的咖啡以及輕柔的音樂聲,令人感到親切和溫馨。你可以獨自一人在舒適的沙發或凳子上落座,打開電腦上網或從書架上取一本書閱讀;也可以叫上三五個朋友,一起享受新鮮研磨製作的咖啡或其他飲料。不時有讀者穿梭其間,看起來像是個功能多樣的咖啡圖書館。

書店的最裏麵一塊區域就是“今日咖啡”,一麵起碼六七米高的書牆絕對震撼,咖啡區域整體以灰色、原木色為基調。我經常會坐剛進門的大桌子,很自由的狀態,裏麵有很多灰色的沙發,搭配綠色的植物、簡約的台燈和落地燈,非常雅致的文藝風。咖啡區還有一棵木板拚成的“樹”,在射燈的配合下格外有藝術性,這的確是我喜歡的風格。

我喜歡“今日咖啡”很重要的一點是它的氛圍。在這家偌大的商場,盡管書店隻有一個,咖啡館卻不止這一家,我也圖新鮮試著換過一兩次,但都不太舒服,主要是太吵。我一個人來咖啡館不是聊天,是來寫作畫圖,那麼需要的是一個好的氛圍。如果大家都在說說笑笑,很嘈雜,那肯定沒法寫。

當然你不能要求人家不在咖啡館說話,畢竟咖啡館也是休閑的場所,所以就看你選擇什麼樣的咖啡館了。書店裏的咖啡館就不同了,相對安靜,一般人們不會在這裏高聲喧嘩,都是看書或者睡覺。一次,有個母親帶著孩子來了,小孩可能有些興奮,聲音很大地叫嚷,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就對她說:“聲音小點,在這裏是不允許這麼大聲的。”

其實書店的咖啡區也並沒有規定人們一定要像圖書館一樣保持絕對安靜,但這樣的氛圍就這樣逐漸自然形成了。記得那次姚謙來這裏辦分享會就說:“我真沒想到在這麼大一個商場裏還有這樣的書店,而且一進來氣氛就變了,變得很安靜,舒適,不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