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中央紅軍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六盤山(2)(1 / 3)

10月5日,右路一縱隊經靈芝鄉、顯神廟、長尾河等地,進入西吉縣玉橋,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左路二、三縱隊4日晚就從界石鋪及以西地區出發,5日下午到達今西吉縣公易鎮境內,夜宿公易鎮的上村、新台村、撒家灣、閻家灣等村。毛澤東、張聞天、博古等隨同行的陝甘支隊第一縱隊主力,同日早晨從界石鋪出發,沿西蘭公路過葫蘆河東行,到了高家堡,再出公易由東側上山,大致沿一縱隊所走過的路線,向東北方向而來。下午到達單家集(今寧夏西吉縣單家集)。成仿吾先生回憶說:這裏的回民對紅軍更熱烈歡迎。阿訇領著教徒,在路邊擺了許多桌子,桌子都鋪上各色桌布,桌子上擺著許多水果、糕餅等(成仿吾《長征回憶錄》第134頁,人民出版社1977年)。這時的公易鎮、興隆鎮一帶,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

這天晚上,宿營單家集。毛澤東、張聞天等參觀了清真大寺,並與寺裏的阿訇們座談。晚上,毛澤東住單家集村南、清真寺北側拜文海家中。現在,這座坐北朝南的斜坡式房子,人去屋在,仍訴說著70年前的那段經曆。身臨其境,真有古詩裏說的“仙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留黃鶴樓”的感覺。毛澤東夜宿清真大寺後院拜家,也是坐北朝南的房子。到了這裏,房子主人的後裔,會給你講述從他的老人那裏口述傳承下來的毛澤東夜宿這裏的情景。

紅軍由哈達鋪北上,就非常重視沿途回民地區的宗教政策,對全軍有具體的紀律要求,大致與紅二十五軍時期提出基本相同:進回民村先派代表與回民接洽,同意後才能進村宿營;宣傳抗日主張和民族政策,反對大漢族主義;尊重回民的風俗習慣和宗教自由;禁止進入清真寺;禁止吃大葷;禁止毀壞回民經典。實際上,由於紅二十五軍先期在這裏執行民族宗教政策的良好影響,再加上中央又嚴格地執行以上紀律,很受回族群眾的歡迎。同時,也為紅軍籌糧送菜,充當向導,把紅軍看作是自家的軍隊。

次日晨,毛澤東等中央紅軍就離開了陝南清真寺。不久,國民黨的飛機就跟蹤而來,給清真寺的院裏丟下一顆炸彈,院子裏的一顆樹被連根撥掉。飛起的彈片,在清真寺的門窗上留下了累累彈痕,至今清晰可鑒。

10月6日拂曉,右路軍一縱隊由單家集、興隆鎮出發,途經新店子、什字路、楊家磨、黃蒿灣等地,當晚到達固原縣張易堡(今固原市原州區張義鄉)一帶。左路軍二、三縱隊從公易鎮出發,經興隆鎮、北堡子、紅城子至張易堡宿營。當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住在張易堡北街的坑坑店(一說住張易堡東南3公裏處的毛莊村)。據成仿吾先生的《長征回憶錄》載,在張義堡宿營隻是稍稍休息,半夜12時就繼續出發,向東急行軍。紅軍離開駐地10裏,敵人也吹預備號動身,追得很緊。依成仿吾《長征回憶錄》記載看,當晚應該住在張易堡。7日淩晨,國民黨三十七軍毛炳文部八師22旅前鋒,已追至張易堡以西的閻官、大莊一帶,目的是想阻擊紅軍翻越六盤山。此時雖然是深更半夜,但張易堡一分鍾都不能再呆了。為贏得時間,紅軍隻留少數精銳部隊,在堡子梁據險阻擊,大部隊向東開拔,經盤龍坡、下磨、王套,後蓮、花溝、前蓮花溝一路,直到裴家莊。之後,張易堡以西閻官、大莊一線的國民黨軍隊,在堡子梁與紅軍發生小規模戰鬥。

毛澤東和中央領導,從張易堡出發走捷徑,翻過張易南堡子山,經蒙家槽子、後莊、前莊……沿南馬場、北馬場,再順著山溝北行,目的地是裴家莊。在這裏,與紅軍大隊人馬會合。中央紅軍決定翻越六盤山。這時的處境是,國民黨毛炳文部在六盤山以西緊追不放,東北軍騎兵第七師踞守六盤山東麓,東西合圍,企圖在六盤山東西兩側夾擊中央紅軍。紅軍主力離開張易堡後,抄小路急進,是沿著六盤山西側後蓮花溝翻越六盤山的。成仿吾的《長征回憶錄》裏說:“我們尋求走小路上山,決定脫離平固公路地區。”(成仿吾《長征回憶錄》第135頁,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當時,一縱隊全部上了山,二、三縱隊還未全部登山,而後麵追敵已經趕到了。成仿吾回憶說:紅軍擅長山地作戰,爬山敏捷,等追敵接近山坡時,紅軍已占領陣地,展開了部隊。國民黨追兵隻能在山下以火力攻擊,實際上隻好在山下以望遠鏡觀望著紅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