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
東西方對於心理學都有自己的記載和研究,二者因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差異,造成了各自心理學的研究基礎存在上述區別。
對於企業來說
分清差別,以運用西方科學的心理學測量工具為基礎,同時考慮東方傳統文化對性格的影響。
對於求職者來說
應該充分了解自身和團隊成員的性格、完善自身性格、改變命運。
西方測評與信度/效度
有信度表明多次測量結果趨同,有效度表明測量結果與要考察內容吻合。有信度未必有效度,有效度必然有信度,因此效度用來表示測量工具的準確性。典型麵試工具的效度:性格測試(0.39)、能力測試(0.53)、關鍵事件訪談(BEI/STARs)(0.48-0.61)。
論語解讀
測評工具可從兩方麵評估:信度、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基礎,信度是為效度服務的,因而效度是信度的目的。故而測評工具的精確性會用效度表明。(以上括號內數字表明效度,越高表示越有效。)
對於企業來說
可借助於有效的測評工具,即效度較高的工具對求職者進行高效、審慎的考量。
對於求職者來說
了解上述麵試方法的效度,有利於更好地向企業展現自身的綜合情況,並合理評判自身與企業、職位的匹配度。
性格測試與畫骨知心
時至今日,對人的研究僅剛敲開大門,後堂之深無人能探其究竟。窺其端倪者,以人在自然狀態下的行為方式判斷其性格特征,心理學稱之為“自然傾向”。比如左、右手習慣,母語思維。效度較高的是性格二分法(A/B)、四分法(DISC)、十六分法(MBTI)。
論語解讀
想要深入了解一個人,一般以被測人處於自然狀態下的行為方式來判斷他的性格特征,心理學稱之為“自然傾向”。因為人在自然傾向的狀態下,所做測評的掩飾性相對較低,相應的準確度就會提高。
對於企業來說
在選取測評工具時,既要考慮到工具的效度,同時還要考慮工具的實施成本及複雜程度。
對於求職者來說
通過對自身的不同測試,結合平時對自身的判斷,有利於更好地了解自己。
雇主品牌與效果營銷
今天的企業對“雇主品牌”一詞耳熟能詳,眾多企業為建立良好品牌而投入更多資源在有效招聘渠道上,以便建立知名度與美譽度,但這些仍然無法解決人才競爭激烈(合格候選人的匱乏、與優秀雇主品牌企業的競爭)帶來的挑戰,為何?效果精準的雇主品牌營銷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在於,充分有效展示目標候選人應聘時最關心的幾個方麵,如:“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職業發展機會”、“適合的企業文化”、“具激勵性的獎金政策”、“與直接主管的關係”,否則品牌營銷就會變成無病呻吟的誇誇其談。
論語解讀
實施效果精準的雇主品牌營銷應抓住求職者最關心的幾個方麵,這樣也利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目標優秀人才。
對於企業來說
應該直接抓住重點,充分展示這些目標候選人最關心的方麵,否則品牌營銷就隻會變成誇誇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