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道一聲,著。竹竿卷著風,打在青楓身上,將青楓掀起撞在井壁之上,可見力道之大。
“是不是可惜?”大漢握著仍在嗡嗡做響的竹竿,調笑般說著。等了小半個時辰,見青楓不答,允自抱頭躺臥,舉棒又打。
青楓身上痛的麻木,卻十分執拗。你叫我答,我偏不說,能氣你一頓也是好的!
大漢打了十來棍子,見青楓還不張口,更不似之前那般叫嚷喊疼,收杆後坐在井邊:“你這窮酸書生忒也無趣。”說著,拿起隨身酒囊喝了口,這一口便是半袋,這大漢有個不知是好是壞的習慣。第一口必定要喝個半袋下肚,方覺爽利,剩下的一半則細酌慢品,煞是陶醉。飲過數口,大漢兩眼望天,黯然神傷……
大漢名為蒲忠,官拜二品鎮軍大將軍。原山東莒縣人,十五歲充兵入伍,至今已有二十個年頭了。
有道是:曠遼燕趙,古風秦晉。兵家征伐莫不以此為戰場,割據一方莫不以此為後方。想千年往事,幽冀烽煙,塞角連營,兵台萬裏,莽原無際,漢胡以刀劍相望。
蒲忠一身熱血精忠報國,錚錚傲骨。
霜臨大漠,千軍肅整,蒲忠領軍踏入朔風凜冽。廝殺呐喊,披鎧甲尋自古沙場之幸,隻為身後山河。橫刀立馬,單為陛下知遇之恩。
關山裏外出入,曉風殘月夜襲。二十年樹皮草甸,中原聖旨僅一紙空文。又傳中原饑荒,無奈引將士北上,饑食虜肉,渴飲胡血。
破鎧鏽戟退十萬匈奴,斷劍草鞋破百萬雄師。數十年顛沛,幾萬場風雨。幻想黃金台受封,夢遊王侯廟宇。
淚濕二十年鎧甲,發散身前身後。二十年忠直,不敵小人一言。自古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孤酒消愁,了卻二十年崢嶸歲月。他與孤塚為伍,與戰友同眠。胡茄幽怨,卻以無人知曉。
生死兩茫以無數,夢到陰間竟千回。望大漠明月,表明忠骨。跪中原王宮,謹記王命。
蒲忠雄才大略,料敵於先,用兵如神,免不了有那嫉妒怨恨之人。人言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蒲忠屢遭暗害。於兩軍相持之際,後方援軍偷運糧草補給,斷了後路,大軍毀於一旦,二十年征戰前功盡棄。
身旁士卒,已成沙頭征骨。數裏前鋒,僅剩三十鐵騎。歸途又遭千騎追殺,獨蒲忠一人幸免。悵望大漠飛雪,硝煙盡散,僅餘孤客憑吊古今忠魂,歎問世間悲愁。
蒲忠默然不語,興歎不已……
這時,青楓見大漢半天沒了聲響,扭轉身子,朝井口看去,但見那大漢生得七尺**,黑亮垂直的長發,斜飛的英挺劍眉,目若朗星,宛若黑夜中的鷹,孑然獨立間散發的是傲視天地之勢。
青楓之前總是挨打,顧也不曾細看,這一番打量,不禁稱讚:“好一副鋼筋鐵骨,英雄了得!”
蒲忠聽得青楓誇讚,緩過神來:“你姓甚名誰,為何到得此地,落入枯井?”蒲忠因青楓堅韌不拔,扔酒給肉也都吃了,灑脫俊逸,很對自己脾性,歌賦又頗顯氣概,起了惜才之心,故而早有相救之意。見青楓詩詞又有蕩氣回腸,斬敵報國宏願,卻又透露出書生無用的哀歎,便想傳其武功路數,也能讓自己的衣缽有個傳人,且不論日後青楓成敗幾許,在這亂世自保當可無慮。
蒲忠析青楓一介書生,別說武功路數全然不會,身體又很是羸弱,起步太晚,若是普通方法授其武功,莫說時日長遠,恐怕十年也難有小成。
蒲忠也是心智活泛之輩,不然如何統兵沙場。不久便想到了這種以竹竿掄打的狠招,一來可以鍛煉青楓脛骨皮肉;二來青楓於方寸之地閃躲,可以穩固青楓下盤,下盤乃是重中之重,下盤不穩,一切路數招式都是花招,一撂就倒;三來可以磨練青楓心性,於困苦無奈之時促其心誌,漲其膽略。又每日投食豬肉酒水,野豬肉可以助其生肌壯體,酒水可以去寒補暖,補虛閥體,蒲忠也算得用心良苦。
蒲忠怕青楓得知要學武功不肯,或生枝末。就不曾告知,端得花了心思。
青楓卻不知道這些,每日隻是渾渾噩噩得挨打,出也出不去,避也避不掉,很不快活。不知為何,對蒲忠也生不出怨恨之心,許是蒲忠形象暗合青楓心中憧憬。
青楓慚愧:“哎……區區不才姓青,單字一個楓。我科舉未中,便歸鄉還家,不料途中失了盤纏……”
如此這般盡皆說了。
蒲忠哈哈大笑:“你堂堂男兒說死就死,也忒羞人也!”
“慚愧,慚愧,當稱不得堂堂男兒啦……”
“此言差矣,我觀你筆鋒雄峻,果敢血性,實為性情中人。”蒲忠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