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薦”的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可以說,毛遂是一個非常懂得把握時機的人,又是一個最了解自己的人,他知道國家此時該怎麼做,也知道自己此時該怎麼表現。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既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局出發
做人和做事一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一味地隻圖一時痛快,而全然不顧他人和後果。如果是這樣,那我們隻能給自己挖墳墓了。做事時我們應該從大局出發,統觀全局,有時還可能犧牲個人利益,或許你會一時感到委屈,不過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的目的是雙贏。
1962年10月27日,蘇聯B-59號潛艇正在古巴海域潛行。突然,海麵上的美國“比勒”號驅逐艦向潛艇投下了一連串深水炸彈。美國人的意圖很明顯:潛艇要麼浮出水麵,要麼葬身海底。但美國人顯然沒有意識到,受他們攻擊的這艘蘇聯潛艇,和另外3艘在古巴海域遊戈的蘇聯潛艇一樣,都裝載著帶有核彈頭的魚雷。
深水炸彈在B-59號潛般附近爆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猛烈地衝擊著潛艇,潛艇上亂作一團,潛艇員被巨大的爆炸聲震得頭疼欲裂,潛艇內的氧氣幾乎消耗殆盡,有的人已經昏迷不醒,驚慌中的蘇聯水兵認為戰爭已經開始了,馬上要求發射潛艇上的核魚雷還擊。
根據當時的授權,發射核魚雷需要經過艇上3名軍官的同意。而當時的情形是,其中倆人已經同意,隻等著第三人一點頭或是一舉手,那麼帶給蘇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將是毀滅性的災難——全麵核戰爭。
他叫阿爾希波夫,在這關鍵時刻,他沒有莽撞,而是十分清醒地權衡了利弊關係。他認為自己如果一同意,世界人民將災難深重,那樣自己便成為人類的罪人,曆史的罪人。他怎麼能淪為千古罪人呢?他一向告誡自己要為人類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啊。
經過短暫的思考之後,他堅定地行使了屬於自己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權力,對主張發射核魚雷的提議大聲說:“不!”就此,一場眼看著就要爆發的核戰爭,被他一個“不”字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了。
前不久,出席“古巴導彈危機”紀念大會的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對阿爾希波夫關鍵時刻的一個“不”字作了很高的評價:“當時蘇美之間衝突的激烈程度已超過任何人的想像,核戰隨時都可能因一點小小的軍事衝突而一觸即發……”阿爾希波夫可能不知道,他“簡單”的一個“不”字,在不經意間挽救了他的國家和整個世界。所以他是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阿爾希波夫為什麼能做出這一反常的壯舉呢?這還得追溯到1930年。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對“生命”有著很深的理解。因此他特別愛惜“生命”。在二戰期間,他父親犧牲了。從此他便生活在失去父親的痛苦之中,從而對戰爭深惡痛絕。他一向愛惜生命,堅決反對戰爭,所以盡管他身份卑微、權力有限,但他還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顧全大局地分析問題,成功地避免了一場一觸即發的核戰爭。
顧全大局地做人做事,就做成了一件雙贏的事,給別人快樂,也讓自己成了快樂的人。
企業家要解決積重難返的危機,必須從自身做起,從內到外,穩紮穩打。有時必須首先犧牲自身利益。
由於克萊斯勒的危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解決起來的確是困難重重。為了繼續讓克萊斯勒殘喘地生存,艾克卡度過了無數不眠之夜。同時,他身邊的人也都絞盡腦汁來出謀劃策。
事實上,為了克萊斯勒的生存,人們確實提出了一些挽救措施,比如應該養活產品種類,把力量集中在未來有可能構成大部分市場需求的小型汽車上;把公司的很多位置不夠重要的部門出售,比如非盈利的零部件生產部門,非主要的金融公司的電子部分等等,把資金集中起來支持最重要的汽車製造業還有讓汽車的各個種類用一個商標,簡化裝配線,減少廣告費用,集中推銷力量等等。其中,大家意見較集中的是為克萊斯勒申請破產保護,人們都認為這樣做不會導致公司倒閉和清算,因為按美國破產法,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仍可繼續運行,在製定出償債計劃前由法院提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