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是做出來的,雙贏是爭取來的,互惠的基礎是心靈。隻有相互推著走,才能獲得整體效益。贏一個雙贏的局麵並不是特別難,難的是我們怎樣培養自己做“好人”的基礎——良好的心態。
互惠的基礎是心靈
友情的基礎是互惠,互惠的基礎是心靈的互惠。不管是企業家之間,還是摯友之間;不管是利益的交叉,還是心靈的碰撞,都不例外。
改變“贏—虧”觀念
不要讓你舊有的“贏——虧”觀念成為解決問題的絆腳石。把精力集中在尋求雙贏的解決方案上。
大多數人都浸淫在“損人利己”的觀念中。在家裏,手足之間有高下之分,乖孩子會獲得更多寵愛與特權。這豈不正是告訴兒童:愛是有條件的,要得到父母的愛,就得與兄弟姊妹競爭。
學校教育也是以分數、名次定優劣,必須有成績差的學生才能襯托出名列前茅者的光采。至於個人的潛能究竟發揮了多少,並不重要。教育以競爭為風尚,所謂合作往往隻是假象。
運動比賽也強化競爭的觀念,提醒觀眾與選手,人生同樣是一場零和遊戲,必須分出勝負,而且惟有擊敗別人才能成就自己。
法律則硬把人區別為敵對雙方,打官司就為分出我是你非。所幸,目前司法界鼓勵當事人庭外和解,這表示兼顧雙方利益的觀念已逐漸受到重視。
請記住,坐在談判桌對麵的或是在電話的另一頭的,也是一個與你一樣的人。他們的感情可能與你並沒有什麼不同。所以,當他們遇到具有建設性的積極的談話氛圍,或是尊重的話語的時候,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回應。並且,與此類似的是,當他們遇到損害名譽或具有攻擊性的行為的時候,他們原來的立場就會反而變得更加尖銳起來。
將焦點集中在談判的事情上,而不是談判的對象上,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人們經常會拘泥於習慣或慣例,而不去進行創造性思維。不要讓這樣的情形發生在你身上。下次,當你再為什麼事情談判的時候,盡量把思考的範圍放得寬一些,把對方的需要也考慮進去。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事情的轉機有可能比你預想的還要大。你甚至有可能發現了一個可以滿足所有人的解決方案,這時候你就找到了成功的關鍵了。
有些人生性消極,習慣於委曲求全,這比損人利己的想法更要不得。這種人無所求,無所欲,也沒有原則,隻急於討好別人,容易受人左右。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感受,深恐得罪人,惟有借別人的接納來肯定自我,這種習性正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成為損人利己的犧牲品,助長了損人利己的不正之風。可是他們被壓抑的情感並不會消失,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反而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在“損人利己”和“損已利人”兩個極端之間搖擺,都違背了雙贏的原則。
雙贏需要愛
人與人之間沒有彼此信任,就沒有互助互利;沒有較深的感情則沒有彼此的信任。
在人際交往與關係中重視情感因素,不斷增加感情的儲蓄,就是聚積信任度,保持和加強親密互惠的關係。
你在感情的賬戶上儲蓄,就會贏得對方的信任,那麼當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種信任,你即便犯有什麼過錯,也容易得到別人的諒解;你即便沒把話說清楚,有點小脾氣,對方也能理解。
互助互利不僅指物質利益,而且還有精神利益。
你請某人來幫助粉刷裝修住房,說好幹半天,他可能幹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走掉了;你拜托某人為你辦理開辦公司的手續,他也許隻起了牽線搭橋的作用,具體的手續還要你自己去四處奔波……遇到這類情況,千萬不可埋怨,不可責怪對方說話不算數。因為事實上人家已經幫了一點忙,這就值得你表示肯定和感謝。你感謝對方幫忙一小時,下回他可能會幫忙兩小時,你感謝人家為你辦手續探明了路線,下回他也許會一幫到底。
一家百貨公司意外著火,所有人員都已安全退出,可是這時一個小夥子卻奮不顧身地衝進火海,站在火場遠處的人們驚呆了,有的人竊竊私語,對這個小夥子的舉動顯然不能理解,數分鍾後,小夥子帶著一團火跑了出來,把價值兩萬美元的貴重貨物交給公司經理。經理對他讚揚一番,可周圍的人說:“傻呀!為這些東西冒生命危險,值嗎?”
就這樣一下子就看出了做人的差距,那麼到底值不值呢?表麵看來可能不值,但實際上很值,這些大概這位小夥子當時也沒有領會到,因為當時的舉動隻是出於他的一種本能。他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值不值。他隻是覺得這是他的責任,為了這份責任他必須要像一名戰鬥員一樣奮不顧身,衝鋒陷陣。
這件事情過去了,小夥子也平靜好了一陣子,一天他接到一個郵件,郵件是一份聘書,他被聘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副總經理。幾年之後這家百貨公司在他的管理下進入了輝煌時代,他就是最後升任這家公司董事長的洛克。
贏一個雙贏的局麵並不是特別難,難的是我們怎樣培養自己做“好人”的基礎——良好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