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跨過前進中的障礙用行動創造自己的價值(3)(1 / 3)

那人又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這沉重嗎?”

哲人問他:“那麼你願意把工作、愛情、家庭、友誼哪一樣拿出來呢?”

那人不語。

哲人又說:“當感到沉重時,也許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總統,因為他背的簍子比你的大多了,也沉重多了。”

負重而行當然是一種痛苦,但沒有負重也不能體會到無重的輕鬆愜意。因為,壓力的大小往往與責任的大小成正比,而責任的大小又與能力的高低成正比。所以,適當的壓力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沒有負重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沒有負重的人生是不圓滿的人生。

不做壓力的努力,要做壓力的主人

培訓師在課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後問台下的聽眾:“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有人說是半斤,有人說是一斤,講師則說:“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鍾,誰都能夠;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進醫院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是一樣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覺得沉重。這就像我們承擔著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拿的更久。所以,各位應該將承擔的壓力於一段時間後適時的放下並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

壓力不僅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某件事情,也不僅是我們被動的承受著的一種力量,它是我們對環境如何評價和反應的產物。我們要正視無處不在的壓力現實,接受生命的真相,學會駕馭壓力,和壓力共處,不做壓力的奴隸。其實很多時候,很多壓力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要學會把一些不必要的壓力擺脫掉。

利奧·羅斯頓是美國最胖的好萊塢影星,他腰圍6.2英尺,體重385磅。

1936年他在英國演出時,因心肌衰竭被送進湯普森急救中心。搶救人員用了最好的藥,動用了最先進的設備,仍沒挽回他的生命。

臨終前,羅斯頓曾絕望地喃喃自語:

你的身軀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髒!

對於健康的生命而言,任何多餘的東西都是負擔;對於健康的人生而言,任何多餘的壓力都是禍害。太多的壓力會讓你感到應接不暇,於是事情就被一件件地積壓,無法完成,然後你就會感到不安、焦慮、或者擔驚受怕。而壓力過少的話,又會讓你覺得手頭上的時間太多了,因而會覺得枯燥乏味、倦憊或失望,認為生活一點意思也沒有。壓力是一把雙刃劍,懂得把握壓力的人,可以化壓力為動力;不會把握壓力的人,隻能成為壓力的階下囚。如果你曾經做過彈簧的試驗,你會發現,靜止的彈簧是毫無力量的,而施加越多的壓力,他向上彈的彈力就越強。其實這種“彈簧效應”在生活和工作中亦隨處可見,尤其表現在你受到壓力時。

因小失大:做事要以大局為重

那種大事幹不了、小事又不願幹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小至個人,大到一個公司、企業,它們的成功發展,正是源自細小工作的積累。社會所需要的人,是經得起小細節考驗的人。因為,有時一個小小的疏忽,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協調,將可能產生難以想像的災難。

不注重細節會吃大虧

國王理查三世和公爵亨利準備拚死一戰,這場戰鬥將決定誰統治英國。

戰鬥進行的當天早上,理查派一個馬夫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快點給它釘掌,”馬夫對鐵匠說,“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

“你得等等,”鐵匠回答,“我前幾天給國王全軍的馬都釘了掌,現在我得找點兒鐵片來。”

“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

鐵匠埋頭幹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四個馬掌,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

鐵匠準備砸釘子將馬掌釘好的,但在馬夫的催促下,隻好將馬掌掛在蹄子下。

兩軍交鋒了,理查國王就在軍隊的陣中,他衝鋒陷陣,指揮士兵迎戰敵人。

遠遠地,他看見在戰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如果別人看見他們這樣,也會後退的,所以理查快速衝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頭戰鬥。

他還沒走到一半,那隻掛著的馬掌掉了,戰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

國王還沒有抓住韁繩,驚恐的畜生就跳起來逃走了。理查環顧四周,他的士兵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他在空中揮舞寶劍,“馬!”他喊道,“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

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細小而關鍵的一些因素,有的時候看起來是毫不起眼的,可是卻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成功與失敗。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