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跨過前進中的障礙用行動創造自己的價值(3)(2 / 3)

可見,一個小小的疏忽,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調節,將可能產生難以想像的災難。

成功就是從細節開始的

許多年前,一所大教堂的牧師問一位美國學者:“你知不知道有關南非樹蛙的事?”

“不知道。”學者有點兒驚訝地回答他。

他說:“你可能不想知道南非樹蛙的事,但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有人會邀請你到他們總公司,還付你一大筆錢就為聽聽你對南非樹蛙的意見。當然,這是很專業的一門學問,聽眾可能不多,但想想看,隻要持續5年,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你就能夠成為南非樹蛙這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

這位學者常常想到牧師說的話。

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每天投資5分鍾的時間(與5個鍾頭的時間相比實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倫說過,生活中90%的時間隻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隻停留在:為吃飯而吃飯、為搭公車而搭公車、為工作而工作、為了回家而回家。他們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就這樣,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臨到退休時,才發現自己虛度了大半生,剩餘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點一點的流逝。

成功與不成功之間的距離,並不像大多數人認為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與不成功的差別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其實,生活大多是由一件件細小的事情組成,但很多人就是不大注重這些小事,因為他們覺得這些事情太小,不屑一提,而且自己也無暇顧及這些小事。孰知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就是因為這些小事而釀成,如忘了給妻子買生日禮物,旅途出差忘了給家裏打個電話,接到他人的來信忘了回複等。一般看來,這些事情雖小,但如果積累太多,也會釀成大事。

現在,用你的剪刀將下麵這段話剪下,貼在你帽子裏或鏡子上,以使你每天早晨修麵時都可以看見:

我從這裏隻經過一次,所以,我所能做的任何好事,或我能對任何人表示的任何仁慈,讓我現在就做吧。讓我不要拖延,不要忽略,因為我將不會再從這裏經過了。

還有,企業在用人時,特別注重應聘者的行為細節。一個不注重細節的人,即便他很專業,很有專業能力,但他以後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價值也是很難預想的事。說不定,還會因一小件小事讓公司大受損失。

但也有的人因注重細節,而獲得了好工作。

一個大學畢業生去廣州想靠打工闖出一番事業來。但很不幸,一下火車,他的錢包被偷,錢和身份證都沒了。在受凍挨餓了兩天後,他決定開始拾垃圾——雖然受白眼,但至少能解決吃飯問題。一天,他正低頭拾垃圾時,忽然覺得背後有人注視自己。回頭一看,發現有個中年人站在他背後。中年人拿出一張名片:“這家公司正有招聘,你可以去試試。”

那是一個很熱鬧的場麵——五六十個人同在一個大廳裏,其中很多人都西裝革履,他有點兒自慚形穢,想退下來,但最終還是等在了那裏。當他一遞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來:“恭喜你,你已經被錄取了。這是我們總經理的名片。他曾吩咐,有個青年會拿著名片來應聘,隻要他來了,就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

就這樣,沒有經過任何麵試,他進入了這家公司。後來,由於個人努力他成為副總經理。“你為什麼會選擇我?”閑聊時他問總經理這個問題。

“那次我偶然看見你在拾垃圾,就觀察了你很久,你每次都把有用的東西揀出來,將剩下的垃圾整理好再放回垃圾箱。當時我想,如果一個人在這樣不利的環境下還能夠注意到這種細節,那麼無論他是什麼學曆、什麼背景,我都應該給他一個機會。而且,連這種小事都可以做到一絲不苟的人,不可能不成功。”

由此可見,細節可以使人失去一份觸手可及的工作,也可以使人獲得一份連自己都不敢奢求的工作。所以,麵試時,應聘者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讓細節毀了你的前程。

愛找借口:告訴自己沒有任何借口

作為年輕人,將來檢驗你是否卓越的標準隻是成功的結果,而不是失敗的理由。一個找借口欺騙長官的士兵,就意味著對生命不負責任,意味著流血犧牲;一個找借口忽略孩子的父親,就意味著對家庭不負責任,意味著淡漠親情;一個找借口欺騙領導的員工,就意味著對工作不負責任,意味著丟掉市場。

借口隻能證明你懦弱

湯姆斯住在英格蘭的一個小鎮上,他從來沒有看過海。有一天,他終於有機會來到海邊,可是那天因為天氣的關係,海麵上波濤洶湧,並且籠罩著大霧。看到這個情形,湯姆斯心想:“幸好我不是一個水手,當水手真是太危險了。”

後來,湯姆斯在岸邊遇到一個水手,兩個人開始交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