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先生還是個非常好客的人,通常情況下,客人們在吃飯的時候隻需要專心進食即可,但是馬克·吐溫·先生可不希望他的客人那麼“專心”,他會充分發揮他幽默的特長,將吃飯的氛圍製造得熱情濃烈、生動有趣。他有時還在講故事時離開座位,邊走邊講,在經過海倫身邊時隨手摘下一朵小花,讓海倫猜一猜是什麼花,如果海倫猜對了他就會像個孩子一樣哈哈大笑起來。
有一次,馬克·吐溫·先生邀請海倫一起出去觀賞田園景色,他牽著海倫的手,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他們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最後因為馬克·吐溫·先生累了,便叫梅西先生先回去叫馬車,然後把他們一同接回去。
這是海倫最後一次這麼愉快地散步了,因為之後沒有人能夠像馬克·吐溫·先生那樣可以把人哄得那麼開心。即使那次出行的時間很短暫,卻讓海倫印象深刻,以至於到了她年邁的時候,依舊記憶猶新。
時光流逝得那麼快,海倫他們要離開馬克·吐溫·先生的家了,沒想到這次離別卻是最後的離別!在馬克·吐溫·先生去世後,海倫還曾回到那所房子裏,但留下的卻是一片淩亂和冷清,隻有一盆天竺葵自顧自地開著鮮豔的花朵,仿佛訴說著曾經的美好!
5.卡內基不想被我“拒絕”
有些愛表現在對他人情感的幫助上,還有些愛表現在對他人金錢的幫助上,不管表現的方式有多麼不同,這份真情都應被人們銘記在心。
卡內基是美國“鋼鐵大王”,他是個商人,非常富有,同時也是個樂於助人的人,更是海倫·凱勒的資助者之一,他對海倫的資助要從海倫到各地區進行演講時說起。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到處演講的那段時間生活非常窘迫,演講需要四處奔波,在一次距離較長的旅程結束後,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回到連杉的家,心裏感到異常茫然。此時對海倫提供讚助的是洛奇先生。莎莉文老師與梅西先生結婚以後,讚助的費用便隻有一半了,海倫曾經想用寫作賺取稿費謀生,但並未如願。
很多人都知道海倫那段時間生活困難,於是想對她伸出援助之手,卡內基先生就是資助者中的一員。卡內基將捐助願望告訴海倫的朋友法拉,法拉又轉述給海倫,但那時海倫年輕氣盛,她想通過自己的雙手生存下去。這並不代表海倫不屑於拿卡內基資助的款項,而是自尊心在作祟。於是,她讓法拉婉拒了卡內基。
卡內基被“拒絕”後並不生氣,反而顯露了大家風範,他依舊十分客氣地向海倫表達出希望海倫再考慮一段時間的想法,還表示如果需要幫助直接找他即可。
後來,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前往紐約時,她們受邀來到卡內基家拜訪。到了卡內基家後,海倫發現卡內基夫婦為人非常和善友好,他們有一個漂亮女兒叫瑪格麗特,那年16歲,活潑可愛,誰見了都會喜歡她。
正在海倫和卡內基夫婦聊天時,瑪格麗特跑進談話廳,卡內基是這樣給海倫介紹女兒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小慈善家,一天到晚就在我們耳邊嘀咕著,告訴我們要如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即使這樣,當卡內基先生再次問及海倫願不願意接受資助時,海倫第二次拒絕了他,她隻是說:“我現在還不想認輸。”即使這樣,倔強的海倫在卡內基麵前也很快妥協了,因為她被卡內基的為人所折服,並且最終沒能抵抗住現實的困境。
當卡內基先生聽到海倫拒絕他的話後感到很失落和遺憾,他對海倫說:“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你有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呢?如果你能體會到對方被拒絕後的感受時,你還會堅持己見嗎?”這話說得那麼情感深切,是海倫意想不到的,為此海倫非常感動,但這是她保護自尊心的一個機會,她不會輕易放棄。
即使這樣,卡內基先生又一次向海倫強調,不管是什麼時候,隻要有需要就直接向他開口,他會一直等待著這個機會。
卡內基先生的大度和視公益事業為自身義務的精神,幾乎是值得全世界學習的,他榮登世界首富寶座後,又將全部財產捐獻給社會,並且捐獻款項的數額堪比瑞典實業家諾貝爾。而他擁有的這一切,自認為是太幸運了的原因。可見,卡內基是擁有高尚品格,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海倫當然也被他的品格打動了。
之後話題一轉,卡內基先生問起海倫的演講事業進展得如何以及所賣門票的價格等問題,海倫說此次在紐約的演講她想以“幸福”為主題,門票價格大約在1~1.5美元,卡內基先生聽後搖搖頭,他認為這個價錢太高了,便建議賣0.5美元,並解釋如果價錢降低,定會迎來更多的聽眾,從而賣出更多張門票,有種“薄利多銷”的性質。最後,卡內基先生為海倫做出一個決定:門票不要高於0.7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