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愛,隻眷顧懂得它的人——感恩人間真情(3)(2 / 3)

在離開卡內基家後,海倫和莎莉文老師繼續她們艱辛的演講生涯。同年秋天,她們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因為莎莉文老師因病做了一次大手術,由於身體虛弱,旅行演講不得不中斷。幸運的是海倫在之前寫過幾篇文章,所賺取的稿費還不至於讓她們落到一定要人幫助的地步,就這樣,海倫又撐了一段時間。

第二年的4月,由於莎莉文老師的身體有所好轉,她們決定開車去緬因州繼續旅行演講,因為天氣非常寒冷,莎莉文老師又一次生病了,並且這次病得更加嚴重了。這把海倫逼上了絕路,她第一次體會到在異鄉無依無靠、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困,最後海倫央求下榻的旅館派車把她們送回家。

麵對生病的莎莉文老師,海倫無計可施,最終給卡內基先生寫了一封信,表示現在需要他的幫助。卡內基先生收到信後立即給海倫寄去了一張支票,並且回信說:“老實說,我覺得命運對我太優厚了。你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崇高而德善,竟然肯給我這種機會,我覺得太幸福了。施比受更幸福,因此,應該說感謝的是我而不是你呀!”

在這段時間,海倫和莎莉文老師相依為命,那時候梅西先生由於種種原因選擇和莎莉文老師分居了,這讓海倫非常傷心,對莎莉文老師來說也是件雪上加霜的事情,但海倫依舊站在梅西先生的角度想問題,她知道梅西先生陪她一路走來實在是太辛苦了,而對於一些其他的因素,海倫隻用“一切皆是緣”來解釋。

6.媽媽,這個最懂我愛我的人去世了

在人們眼中,海倫是堅強的,但在海倫的生命中,也有令她悲傷的事情、令她脆弱的時候,母親的去世就是其中之一。在洛杉磯一次演出前,海倫突聞母親亡故的噩耗。父親去世時,她剛滿14歲,對死別的悲痛感觸還不深刻,而這次母親的去世,讓她飽嚐了傷心和悲痛。當然,或許是因為海倫與母親相處的時間更久,感情也更深厚,所以她對母親有著更多的不舍。

在海倫眼裏,莎莉文老師出現前,有關母親的記憶都是空白和模糊的,她隻清楚後來母親常常說:“當你生下來之時,我覺得既驕傲又快樂。”

母親的話肯定是發自肺腑,因為她把海倫患病前19個月中的事情都記得清清楚楚,並且如數家珍一般說給海倫聽,比如:海倫在學會走路後,最喜歡的事就是來到院中追逐花叢中翩翩飛舞的蝴蝶,而且膽子比男孩子還大,對於雞、狗這類動物,也沒有絲毫的畏懼,相反,小海倫還經常用小手擁抱它們。媽媽說,那時海倫的眼睛比誰都靈敏,就連一般人不容易發現的針、紐扣等物件,她都能迅速找出,因此小海倫也是媽媽縫紐扣時的好幫手。

對於這些童年瑣事,母親百說不厭,她還說,一次家中正在編一個三隻腳的竹籠,籠子四周有很多小孔,牙牙學語的海倫看到這個東西很好奇,總是爬到母親膝蓋上,用還不算流利的語言問道:“還要多久才能做完?”

母親還經常對身邊人講起:壁爐中熊熊燃燒的火花,最能吸引海倫的興趣,她也經常因此而不肯睡覺,呆呆凝視著燃燒著的木材上的火舌。如果火舌從煙囪上竄出,小海倫會感到特別興奮。回憶過後,母親總會滿足地歎口氣說道:“唉,那時候的我們是多麼快樂啊!”

當海倫不幸患病,變成盲聾孩子時,母親剛剛23歲。年輕的母親,從此就生活在悲痛和辛苦之中,天生內向、謹慎的個性,也使她缺乏朋友。突然遇此不幸,她的心情也變得更加落寞。

幸運的是,海倫長大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學會了獨立,並減少了母親的擔心與焦慮。當母親與海倫一起外出旅行或與她同住時,會感到很欣慰,但更多的時候,她還是為自己的殘疾女兒暗自飲泣。海倫也能感覺到,在最後幾年,母親變得越來越沉默。

母親曾說,她經常在早晨醒來之時,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海倫的問題,晚上臨睡前,也經常為此擔心。母親的手有關節炎,寫起信來很艱難,但是為了女兒,她還是會忍受痛苦,費勁地用盲文寫信給海倫。

母親還為海倫生下了一個妹妹,5年後又生下了海倫的弟弟菲利浦,他們的出生,多少為她帶來了一些安慰和寄托。

父親過世後,養育弟妹的重擔就由母親獨自承擔,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很艱苦。在撫養妹妹長大,並看到她與亞拉巴馬州的昆西先生喜結連理後,母親才算鬆了一口氣。在這之後,她經常輪流到海倫妹妹家或海倫的住處走動,探望她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