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未解之謎是由於大白鯊喜歡單獨活動,人們至今未能知道它的種群數量。
第三個未解之謎是大白鯊為什麼會襲擊人。科學家們認為,雖然大白鯊十分凶殘,但它很少襲擊人。據統計,每年數以億萬計的在海水裏遊泳的人中,隻有五百萬分之一遭到大白鯊的襲擊,而其中的80%隻是受傷而已。但科學家們對大白鯊為什麼會傷人的問題仍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科學家認為,大白鯊襲擊人是屬於判斷性錯誤,它們誤將落水者當做海豹或海獅了。有的科學家認為,大白鯊的咬噬,可能是對闖入它們領域的人的警告。有的學者則認為,大白鯊進攻人的行為,可能是其體內某種平衡機製被打亂所致。
還有其他一些疑謎,有待解開。例如為什麼像凶神惡煞一般的大白鯊最怕橙黃色?隻要放一塊橙黃色的木板在大白鯊的旁邊,它就會迅速遊開。
大白鯊的皮可以製成漂亮的皮革,肝髒是提取魚肝油的優質原料,肉可食,這些都吸引著人們去獵捕它。雖然大白鯊的秘密猶存,但科學家們對它的滅絕已提出了警告。
貝加爾湖裏的生物
20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深潛艇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大西洋底深水處發現了聞所未聞的新型的海底生物。這些生物聚集在一些寬大的洋底裂縫附近,那是些海底大斷裂,岩漿從裂縫中湧出,許多海底熱泉使冰冷的海底變得溫暖,並將硫化物等大量礦物質從地殼深處帶到海底水層中,從而為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這些生物包括菌類、蝦類、巨型貝類、蠕蟲類等。這一發現,揭開了研究海洋生命的新篇章。
那麼,是不是地球上眾多的處於深水中的岩漿排出口附近,都會有新型的未知的生物存在呢?科學家們首先把目光對準了距海洋1600千米之遙的內陸淡水湖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
現代地質學研究證實,海洋和陸地上的某些湖泊都是因地球板塊開裂、漂移而形成的。
貝加爾湖和著名的位於東非的坦噶尼喀湖,都屬於這種斷層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它長250千米,寬85千米,水深達1620米。地質學家們經過考察,弄清了貝加爾湖的地質構造,並認為在它的底部可能也有岩漿從裂縫中湧出。當然,要找到這種湧出的岩漿的通道是很難的。這是因為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它已存在了約2500萬年,在湖底至少有2500米厚的沉積物,如果有岩漿通道存在,能找到的也隻能是高溫的淤泥。
前不久,由一位美國女海洋地質學家率領的考察小組對貝加爾湖進行了科學考察。他們研究了以前測定的湖底沉積物中的熱流數據,發現在湖底的確有熱區存在,而且是沿著已知的大斷層發育的。
1990年夏天,考察小組開始了實地調查。他們將探測器和攝影機下降到490米深處,觀測了熱區整體外觀和淤泥的溫度、鹽度。在接近斷裂帶時,放下了一艘載人深潛艇和一艘無人深潛艇去測定詳圖,並尋找水下生物。經過艱苦的工作,他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找到了一條張開的岩漿通道,並在斷層內發現了大量的菌藻層、海綿和蝦類。菌藻層和蝦類與那些在海洋深處見到的種類十分相似,但是海綿生物以前則未在海底斷裂帶處發現過。
這些海底生物是如何進入貝加爾湖的?目前仍然是個謎。有的學者認為,西伯利亞在幾百萬年前曾遭受過海侵,從而使得這些生物從北極海域遷移而來。
它們逐漸適應了淡水環境,並在湖底岩漿通道處安下了家。考察小組認為,這隻是一種推測,還應找到一些與海洋中浮遊生物相似的類型才能證實這種推測。
當然,也可能有別的原因,但貝加爾湖中的岩漿通道,無疑是探索這一自然之謎的絕好窗口。
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麵積為3.1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30米。儲存有占全世界總量1/5的淡水。世界上的一些著名湖泊,水量幾乎都是逐年減少,可它卻在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