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他禮儀(1 / 3)

(五)其他禮儀

1.上梁

上梁,就是將主梁吊裝合榫,是徽州建房中最隆重熱鬧的儀式。

上梁之前,東家先要選定吉日,然後通知親朋好友。要將主梁做好,尺寸、榫頭等精確無誤,兩頭雕上梁眉,不雕的俗稱“瞎子”,並於左右分別書“文東”、“武西”四字,中間寫上建房日期。

上梁之日早晨,先請兩位“有福”之人去工地將主梁抬至新建房的堂前,擱在兩條木馬上。沿途燃放爆竹。然後,在主梁中間懸掛紅布,兩端插上金花(一種彩紙剪製的花,多由嶽父家送);照壁枋貼“紫微高照”或“紫氣東來”紅紙鬥方;大堂屋柱上貼有“立柱喜逢黃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等吉利對聯。整個屋場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眾親友上門道賀,送爆竹、紅燭、楹聯、禮金“四色禮”。

上梁儀式開始,先燃燭焚香祭梁,木匠師傅手執木槌,一邊敲梁,一邊唱祭梁詞,眾工匠和唱。吉時將近,師傅率眾跪拜四方神靈,並斧刃公雞(稱“長生雞”),滴血於梁、柱,然後猛拋於地,高喊“金雞落地,大吉大利”。吉時到,鼓炮齊鳴,師傅穿東家奉送的新布鞋登高指揮,眾工匠拽主梁徐徐上升,上梁合榫。隨後,師傅騎梁“撒五穀”、“撒果子”、“撒百子槌”,邊撒邊唱讚梁歌。五穀一般為陳稻穀和麥子,喻五穀豐登;果子即糖果等物;百子槌為多麵體的小木塊,上寫有“壽比南山”、“福如東海”、“五子登科”、“個個狀元”等吉利語。有的地方還要牽豬過堂,以兆六畜興旺。

主梁安裝完畢,再釘椽子、蓋瓦,眾親友協助傳運屋瓦。屋瓦蓋好後,就可以擺“上梁酒”款待賀喜親友和工匠了。散席後,要回禮親友包子,稱“上梁包”。

梁柱完工後,再請磚匠封牆、粉刷。完工後下架(砌牆、粉刷時搭的架子)。下架也要選吉日良辰,以雨日為好,有“屋宇要雨”、“簷水落地,大吉大利”之俗語。這一天,歙縣等地要舉行“呼龍安宅”的儀式:將五色三角旗從屋場一直插到村後的來龍山頂,並將大肥豬也抬到山頂。僧道念經後,由殺豬師傅拖著豬耳朵,沿著山脊一直拖到新屋,然後燃放鞭炮,師傅宰豬,東家迅速用大碗盛血,灑至門柱,僧道念經祭門神。至此,房屋才算造好,俗稱“圓工”。東家設“圓工酒”款待磚、木、石匠。

附:祭梁詞

金斧一動天地開,魯班先師下凡來。東家揀個好日子,要做萬年大屋宇。百樣材料都備足,單缺一支大正梁。魯班先師不辭苦,尋梁尋到昆侖山。(用斧背輕敲正梁)金斧響到東,文武在朝中;金斧響到西,福壽與天齊。(每讚一句,眾工匠及觀眾附和一聲“好哇”,俗稱“接彩口”)酒祭梁東,萬裏封諸侯;酒祭梁尾,萬擔糧米;酒祭梁中太極圖,世代富貴水長流。(師傅提起公雞)此雞不是平凡雞,而是王母娘娘報曉雞:頭戴鳳冠六耳帽,身穿五色法寶衣,眼鑲夜明珠,足踏陰陽八卦圖。少年聽見此雞叫,前程得意;老人聽見此雞叫,添福添壽;東家聽見此雞啼,排列揀吉日;魯班聽見此雞啼,人馬準備齊——下有金雞叫,上有龍鳳啼,此時此刻正是上梁時!(以斧刃雞,瀝血梁上後,拋雞於地)金雞落地,大吉大利。(遂踏梁而上)

(摘自汪大道《徽州文化古村——潛口》)

2.壽誕

一般以五十歲為界,五十歲以前稱做生日,五十歲起始稱做壽。且逢十行慶,其他歲數生日時不舉辦壽慶活動,或僅局限家庭小範圍內慶祝。

男童十歲生日,俗稱“長尾巴”,家中要設宴慶賀。外婆家要送衣褲、鞋帽、糕點及禮金,親友送禮道賀。女孩不做生日,唯外婆家送禮物與男孩同。二十歲生日,嶽母家贈送新鞋兩雙,家中設宴,款待慶賀親朋。十歲、二十歲生日均做足歲,稱“整生日”。三十歲和四十歲生日,一般不舉行生日慶祝儀式,有“三十不知,四十不識,五十、六十再給人吃”、“三十、四十無人得知,五十、六十打鑼通知”之俗語,且徽語“四”與“死”音同,不吉利。

五十歲時,事業即成,子女男婚女嫁,正值“福壽榮華”、家業旺盛之時,所以民間稱五十歲壽慶為“榮慶”。兒女為父母慶壽,親友賀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六十歲以上為高壽,乃人生大喜之事,除親友賀壽外,有的同族也要前往道賀,所以稱“大慶”。六十歲起,壽慶開筵悉為晚輩主持,親友拜壽。八十歲、一百歲一般不舉行壽慶儀式,有“做七不做八,做八就要殺”、“賀九不賀十”之俗語,“殺”是死的意思。壽慶多為虛歲,滿歲易折壽。

老人舉辦壽慶,俗稱“開壽”。前一日要布置壽堂。正廳掛金色“壽”字或百壽圖、八仙祝壽圖,兩側掛“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壽聯以及壽幛,張燈結彩。晚上放爆竹,稱“暖壽”。開壽之日,壽堂中間置八仙桌,上覆紅綢布,座椅披紅帷,條桌上點一對壽燭。儀式開始,大門外鳴放爆竹一千響;大堂內,壽星夫婦身穿吉服焚香拜告天地、祖先後,端坐上座,接受子媳孫侄等晚輩叩拜禮,俗稱“上壽”。舊俗要四跪八拜,子孫成婚的要夫妻成雙跪拜。晚輩拜壽,壽星可以不回禮;平輩多拱手作揖回禮。老人若是已喪偶,做壽時一般不舉行拜壽儀式。親友登門祝賀,所送壽禮多為壽幛、爆竹、壽糕、壽麵等,兒媳婦要送公婆壽鞋各一雙,出嫁女兒送父母壽鞋、壽麵,女婿加送壽聯、棗栗、壽燭、豬肉、爆竹等。祝壽以女婿為主,有“女婿為半子”之說,所送的壽聯要掛在最大的位置;兒子兒媳則屬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