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誌立則行直(1)(1 / 3)

和諧做人是為了建立和諧社會,建立和諧社會的目的是為了和諧做人,做和諧的人。

做人要有精神。和諧信念、和諧誌向與和諧方向有著和諧的力量。

信念的力量

誌向,是人立身的根本。誌向,是一個人的主心骨,沒有誌向,便沒有鬥誌,生活沒有激情,沒有色彩。

人生也是一個氣球

一天,幾個白人的孩子在公園裏玩。這時,一個賣氫氣球的老人推著貨車進入了公園。白人小孩一窩蜂地跑了上去,每人買了一個氣球,興高采烈地追逐著放飛的氣球跑開了。白人小孩的身影消失後,一個黑人小孩怯生生地走到老人的貨車旁,用略帶懇求的語氣問道:“你能賣給我一個氣球嗎?

“當然可以,”老人慈祥地打量了他一下,溫和地說,“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他鼓起勇氣說:“我要一個黑色的”。

臉上寫滿滄桑的老人驚訝地看了看他,隨即遞給他一個黑色氣球。

他開心地接過氣球,小手一鬆,氣球在微風中冉冉升起。

老人一邊看著上升的氣球,一邊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後腦勺,說:“記住,氣球能不能升起,不是因為他的顏色,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

人生也是一個氣球,能否騰飛,不取決於他的民族、種族、膚色、信仰,而取決於他的“氫氣”——誌向。

明代大儒王守仁說:

“夫誌,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宋代朱熹將立誌比喻為如同人需要吃飯那樣重要,他說:

“立誌要如饑渴之於飲食。”

孔子認為人的人格力量要比權勢大得多: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範仲淹一生清廉從政37年,從地方到中央,從中央到地方,幾進幾出,宦海沉浮,仕途崎嶇,但始終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他主持過“慶曆新政”改革,時時處處直言時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敢於直陳時弊的勇氣和動力來自哪裏?就來自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抱負,這種偉大抱負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為國家和人民奮鬥不息。

風水輪流轉,不變的是人的信念的力量。

作為市場經濟的弄潮兒,企業家的信念也同樣表現為一種力量,這使他在競爭中無所畏懼。

一次,海爾集團公司總裁張瑞敏與美國某大公司進行合作談判,當美國公司的苛刻條款遭到張瑞敏有理有據的駁回後,傲慢的美國佬立即拋出一句火藥味十足的話:“如果我們在中國大陸另選一家稍具實力的企業合作,作為競爭對手,你們就將受到致命的打擊。”張微微一笑回敬道:

“我想引用美國曆史上惟一連任4屆的總統羅斯福的一句名言:‘我們惟一害怕的就是我們自己’。”

信念推動著企業家不會將事業停留在某一點上,要進行不斷的創新。信念使企業家不怕失敗也不怕挑戰,他相信自己的事業一定成功。

天助立誌者

誌向可以使一個人產生無窮的力量。隻有做到自己有誌向,才能使別人對自己有誌向。

有誌向的人總是意氣風發,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沒有誌向的人卻總是自哀自憐,自怨自愁。有誌向的人總是能夠發奮圖強,追求光輝燦爛,沒有誌向的人卻總是無所作為,一生庸庸碌碌。

企業家是需要誌向的。沒有誌向,一個小小的風浪也會將他淹沒,一次小小的失意也會使他不能重新站起。

紅豆集團公司董事長講:

“市場無情也有情,隻要你擁有‘企業家’的胸懷,廣羅天下的人才;隻要你擁有‘企業家’的眼光,看準潛在市場;隻要你擁有‘企業家’的追求,不做金錢的奴隸;隻要你擁有‘企業家’的誌向,勇創國際名牌,那麼你就一定能擁有大市場做個‘大企業家’。”

成功的企業家必定是有膽有識、有勇氣、有魄力、有誌向的人。

“螞蟻王”吳誌成與螞蟻結緣純屬偶然。

1947年吳誌成加入到東北民主聯軍,經培訓成為一名戰地衛生員。1948年遼沈戰役中,他的一位戰友腿部中彈,醫生要給他鋸腿。吳誌成不忍心,向當地一位老郎中請教,這位老郎中告訴他用螞蟻研成粉可以治外傷。吳誌成如法炮製,果然效果極佳,這位戰友沒過多久又能健步如飛了。吳誌成自此就與螞蟻結下了不解之緣。

自此以後,吳誌成不管是南下剿匪、北上作戰,還是轉業到地方,他都從不間歇地研究螞蟻,他苦讀各類醫書,查尋有關螞蟻的藥用方法記載,他不辭辛苦地探訪食蟻老人,搜集蟻食習俗和蟻療方法。他相信,總有一天他會把螞蟻研究個水落石出。

可是誰也不會想到,就是因為吳誌成研究螞蟻而使他兩度身陷囹圄。

一次是“文革”期間,有人指責他是“江湖郎中”、“科技流浪漢”,於是吳誌成被無端地打入牢獄,妻子也因此改嫁他人。

可這並沒有阻擋住吳誌成研究螞蟻的道路,他在出獄後不長時間,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科普文章《請研究螞蟻》。有幾個魯莽的青年看過後,竟自己胡亂捉螞蟻吃,結果引起過敏中毒反應。一位生物學權威就此發表文章,說吃螞蟻等於拿生命開玩笑。好端端的一個學術問題一下子被無限上綱,吳誌成再次被打入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