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看好世界(3)(1 / 2)

國王很喜歡小號手,看他才智非凡,便將公主嫁給了他。從此,小號手和公主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國王又下了一道命令,請全國的人都來聽小號手吹號,讓所有人都來品味號聲中的憂傷。日複一日,小號手不斷地吹奏、不斷地講述,人們不斷地傾聽。隻要那號聲一響,人們便聚攏來默默地聽著。就這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小號手的號聲已經變得不那麼憂傷哀痛,而開始變得歡快、嘹亮,變得生機勃勃了。

《聖經》說:“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是怎麼長大的。它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就是所羅門最榮華的時候,他穿戴的也不如這一朵花呢。”我們每個人,都該向那野地裏的百合花學習。

一個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剝奪,惟有一樣東西無法被剝奪,那就是意誌的力量,它可以把一朵花變成一座花園,也可以把一滴水變成一股清泉。

小提琴家帕格尼也是一位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難者。4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性昏厥症,差點讓他進入棺材。7歲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療。46歲牙床突然長滿膿瘡,隻好拔掉幾乎所有牙齒。牙病剛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兒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後來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57歲,就口吐鮮血而亡。死後屍體也備受磨難,先後搬遷了8次。

他不但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歐洲和世界,而且發展了指揮藝術,創作出《隨想曲》、《無窮動》、《女妖舞》和6部小提琴協奏曲及許多吉他演奏曲。

幾乎歐洲所有文學藝術大師如大仲馬、巴爾紮克、肖邦、司湯達等都聽過他演奏並為之激動。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這四根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生靈啊!”

時運有盛有衰

事情有利有弊,物種有生有死,人的時運有盛有衰。

古代的埃及人在觀察自然宇宙後,得到一個結論:宇宙的過程是一種循環,所以時間在埃及人的眼中,並非是直線呈現的。每當天狼星出現在東南方的夜空時,尼羅河就會開始泛濫,作物季就揭開序幕了,這個過程從未間斷過。

這一來好像將所有的一切都變得很宿命、很悲觀,但千萬可別這麼思考!雖然大方向是如此進行,但在其過程中的卻是無可捉摸的,否則人類的曆史豈不一直在重演?明日豈不同於今日?這隻是讓人知道、所有的事物並非僅是單麵向的,必定都可由兩種角度去觀察!

如同太極圖一樣,一個圓內,一頭的起始或興盛,必接續著另一部分的消逝。人的一生,有高峰也有低穀,有快樂就會有悲傷,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學著去麵臨各種不同的狀態。如何才能讓自己不會隨著高低潮而浮沉?那就是要洞悉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其雙麵性的可能,先預設他(它)們的正反結果後,人的心情就不會太受影響了。

有些人處事是單向性的,不是太樂觀,就是太悲觀,這都是思考不夠周全的緣故。若是諸位都明了這層道理,那遇上再困難的逆境,隻要告訴自己:“沒有比現在更差的了!”一定會順利度過的。

笑到最後

笑對逆境的人,就能笑到最後。

在逆境中,人們能學會如何思考;在逆境中,在遭受失敗和挫折後,人們能真正發現自己的不足。這些思考和教訓都能為前進打下堅實的基礎。古往今來,經過失敗、努力,再失敗、再努力,不斷在逆境中總結經驗教訓,最後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為了發明電燈,愛迪生曾經曆了1.7萬次失敗,終於獲得了成功。正是他把每一次失敗都當成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們才擁有了今天的光明。

斯托夫人的優秀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中湯姆叔叔的原型喬·賽亞·亨森原是一名黑奴,他曆盡了曲折道路、戰勝了重重逆境,終於獲得了人生自由和經營上的成功。坎特伯雷主教問他:“先生,你是從什麼大學畢業的?”亨森回答道:“逆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