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些日子,“濟世堂”的一家分號開業了。自然是小鋪麵,也仍然躲著“萬壽”。有人把這一消息告訴劉老板:“老板,‘濟世堂’又開了一家分號,我看買賣不錯,沒準是想東山再起,我們不能不防啊!”
劉老板做出不以然的樣子:“怕什麼,那種小藥店成不了氣候,藥店靠的是誠信,大藥店才能讓顧客放心大膽地買藥,我看他們是在一個地方混不下去了,不得已而為之,不用怕。”
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濟世堂”頻頻開了幾家類似的小藥店,而“萬壽”的生意也差不多,二者相安無事,以前搶奪“地盤”的恩怨,似乎已經過去。不料,3年之後,一石擊起千重浪,“濟世堂”出人意料地宣布,自己將在老店舊址重新開業。他們已暗暗從買主手中買回了店址的產權。
經過一番維修、裝飾,“濟世堂”在鞭炮聲中重新殺回了“萬壽”的旁邊。“萬壽”的劉老板聽到這一消息,驚駭不已,他沒想到被自己擠跨的“濟世堂”還會卷土重來,他暗想組織力量,再像3年前那樣發動一次商戰,趁“濟世堂”立足未穩,把它再一次趕出去。可他很快發現,這已是不可能了。“濟世堂”在短短的3年中,已經開發了一批分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而在其內部采取統一的經營方針,集中進貨,分散經營銷售,銷量很大,實力早已不是以前了。同時,令劉老板吃驚的是,在自己的周圍,布滿了“濟世堂”的分號,“萬壽”已在“濟世堂”的包圍之中。
自從“濟世堂”總店恢複之後,買賣熱鬧非凡,十分紅火,顧客絡繹不絕,接踵而至,加上分號的銷售,每年盈利不少。而“萬壽”的生意較以前清淡了許多,劉可發麵對門前冷落車馬稀境況,大有感慨。
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濟世堂反敗為勝的做法仍值得今天的企業家學習。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力是較量取勝的資本,當因實力不足落於劣勢時,采取退讓的後發製人的方法,無疑是智者的舉措。但是忍辱負重後應該奮發圖強,否則,退讓就達不到反敗為勝的目的。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
一位快樂的農夫買下一片農場後,覺得非常沮喪。那塊地壞得既不能種水果,也不能養豬,能生長的隻有白楊樹及響尾蛇。但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要利用那些響尾蛇。他的做法使每一個人都很吃驚,他開始做響尾蛇肉罐頭。每年來參現響尾蛇農場的遊客差不多有兩萬人。不久,他的生意就已經做得非常大了。
這個村子現在已改名為響尾蛇村。
“如果有個檸檬,就做一杯檸檬水。”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創造條件,化劣為優是一種很好的處世方式。
人生本來就是富於變化的,假如我們遇到了困難,一定不要氣餒。要創造機會,等待事情的轉機。或者,順其自然,暫時不去管它,潛心去做別的事情。另一方麵,假如遇到喜事,也不要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運用“借風”術
假日酒店是一家運用“借風”術發展起來的跨國連鎖酒店大集團,其連鎖分店分布在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有3000家,年營業額100多億美元。這麼一個龐大的“旅業王國”,它的曆史卻隻有40多年。它的創始人是威爾遜。
在創辦假日酒店過程中,威爾遜首先遇到的是一般人無法解決的難題,就是資金問題。雖然說金錢不是萬能之物,但沒有金錢是萬事不能辦成的。威爾遜在經營建築業中雖然賺了一些錢,但這點積蓄與建立一間大旅館所需的錢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威爾遜並沒因為這困難而罷手不幹,他運用了“借風”術,借用別人的智慧和財力解決自己的難題。
關於旅館名字威爾遜首先起了一個很有針對性而又充滿溫暖氣氛的名字,叫“假日酒店”。接著,他物色了一塊旅遊者較多的地方,用來建“假日酒店”,這地方在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然後,他著手籌措錢財和人才為其建設“假日酒店”。
在籌措工作中威爾遜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遭受過不少挫折。剛一開始,他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和人士入手,找到了當時美國建築業大亨華萊士,祈望與他合作,借用其雄厚的財力。華萊士聽了威爾遜對旅遊業的現狀和前景的分析,覺得很有道理,並認真審閱了威爾遜的發展計劃,很感興趣。於是兩人決定合夥注冊一家公司,開拓這項事業。為了爭取建築商的財力支持,他們把威爾遜的計劃送給各主要建築商征詢意見。這些建築商看了後,一致表示讚賞,認為是好事。但是,他們都是些唯利是圖的企業家,隻願意承包建築工程業務,不願出錢承擔風險。就這樣,第一個回合使威爾遜的計劃失敗了,與華萊士的合作也告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