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後記(1 / 1)

在西方經濟學中,人是理性的人,理性的人是經濟的人,經濟人是庸俗的、隻滿足於最大限度追求個人眼前物質利益的片麵發展的人。他們的一切“模型”,都是建立在這種所謂“理性人”的假設的基礎上。如果發現現實生活中人不但追求物質利益,而且追求精神利益;不但追求眼前利益,而且追求長遠利益;不但追求個人利益,而且追求社會效益,他們就認為人是“非理性”的,哀歎模型失效、價格失真、市場失靈,然後又忙於修正模型、提出新的模型。

西方經濟學中經濟人的假定,使人成為片麵發展的人,使人與人的關係成為對立關係,使商場成為戰場。

所以,西方經濟學理論和西方經濟活動的實踐是脫節的;西方經濟學家,不管他是否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不管他的理論體係多麼精致完美,隻要他運用的是線性的思維方式,他的理論都不能解釋、更不能指導現實的經濟活動。要建立和諧商場,必須運用對稱的、全息的、係統的思維方式,從人的整體素質、人的全麵發展、人和社會的對稱關係對經濟人重新定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