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無臭味,這句話實際上是在教育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必須處心積慮,必須巧捕商機,必須妙用手腕。
雖然對於猶太人來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賺錢是非常重要的事,然而唯利是圖、不擇手段的拜金主義者在猶太商人中卻少得可憐。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是合法地賺大錢,而且隻要有錢可賺,他們決不會錯過。
為了錢,追求錢,猶太商人的人生目標簡單直接,清晰明確,這對他們在賺錢上取得成功是極有益處的。
經商使猶太人掌握了大量金錢,但這卻又變成他們新的“罪惡之源”,成為他們受到敵視、遭受迫害的另一主因。
對於猶太人來說,未來是難以預料的,反猶迫害不知何時便會發生,隻有金錢可以給他們提供某種保護。因此,猶太人和金錢就這樣一同走進了一個“魔鬼循環”為了生存,為了獲得金錢這一“保護神”和“護身符”,猶太人必須拚命地掙錢,盡可能多地積累財富;而他們積累財富的手段以及他們的財富本身,卻又成為招致他人嫉妒和敵視的原因,最終導致反猶運動的發生。
他們靠錢生存,也因錢而受害。但是,為了生存下去,他們還得不斷地去賺錢。在這種機製的作用下,猶太民族逐漸成了一個擅長賺錢和做生意的民族,在生財、理財和積財方麵表現出了某種特殊的能力。
猶太小孩從小就與兩件事頻繁地打交道:一是勞動,二是金錢。
小孩每天幫助大人在院子裏鋤草,能得到10美元報酬,早晨起早拿牛奶,能得到2美元。根據工作量來付酬金,長幼不論,同工同酬。猶太人不論年齡大小,隻按勞動能力給錢。
因為猶太人從小就把這些基本概念弄得清清楚楚,這就培養了猶太人的良好習慣:熱愛勞動,喜歡金錢。這兩者造就了猶太人的成就。
錢,不是別的,隻是錢。學習猶太人千百年來的不敗經商箴典,首先就要牢記這句話。錢再多也不會十全十美,但沒錢卻是萬萬不可願諒的罪過。
3.安逸和賺錢兩者不可兼得
汽車大王福特認為:“一個人若自以為有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安逸永遠都是積聚財富的大敵。隻有永遠不滿於現狀,希望自己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才能保持現狀或者更上一層樓。
假如你是一名國家公務員,每天固定上下班,雖然收入穩定,但不免有買房和供子女上學的壓力。如果你不滿足現有的生活水平,那麼你將會想辦法使你的收入增加500元,甚至10000元。隻要有這種需要,就會激發強大的動力,你就會通過努力不斷實現這些目標。反之,如果你滿足於現狀,那麼你恐怕不能保持現狀,因為物價可能上漲,貨幣可能貶值,意外開銷隨時都可能出現。
“隻要安穩地過一輩子就行了,不必賺太多的錢。”假如你的頭腦被這種念頭占據,你一輩子也賺不了大錢。隻有不滿足現狀,奮發向上,才是賺錢發財的前提。不願意過單調無意義的生活,想過更充實的生活,這種念頭才是引導你奮發向上的最佳動機。
提起日本的索尼公司,恐怕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覺得非常熟悉。它從最初創立到現在不過數十年的時間,正是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田昭夫的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使它由一個不起眼的小企業一躍成為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的知名電子製造公司。
在經營公司伊始,盛田昭夫就把“誓做開拓者”立為信條,並以此作為勉勵全體職工的“公司訓言”。正是依靠這種精神,他們大力研製開發新產品,不惜錢財購買外國專利。在盛田昭夫擔任索尼公司總經理、總裁後,索尼公司繼續以“誓做開拓者”為宗旨,接連不斷地推出一代代世界首創的新產品,如台式電子計算機、單槍電子彩色真空管電視機、家用錄相機、家用立體組合音響、電子攝影機等等。
成功人士應該明白,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最忌諱淺嚐輒止,固步自封。因為幹事業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決不可相信自己是完美的,否則,便會走下坡路。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再沒有另一個你了。因此,你的關於成功的定義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成功來到你身邊的方式,也隻能是通過你自己獨一無二的觀察方式。那些隻把自己看作低級雇員,那些從不敢想象自己也能向上升遷的人,他們都幾乎“注定”將要永遠停留在低級位置上。
“我沒有辦法讓自己在一年內收入增加一倍!”——如果這種想法是你的信念,那麼,你的未來將會向你證明這種信念是正確的預言。
就是這樣,我們總是根據個人的自我設想來確立自己的目標。因此,對我們來說,失敗和成功一樣艱難。但反過來想想,這也就是說成功也和失敗一樣簡單。一種新的自我設想會確立一個新的目標,而一個新的目標會導致一種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