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再生金:
a.變動平穩,有平抑金價波動之作用
b.2005年僅增加1.5%,為861噸
c.投資者對金價漲跌的預期對再生金的影響較大
對價格的影響:金價漲跌成正相關聯係
例子1:1980年金價升至曆史高位850美元,當年再生金量也為1980年前的曆史最高記錄482噸,而當年全球的總產量僅為1340噸.
例子2:韓國政府在1997-1998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鼓勵國民以黃金換取國債,吸納了300噸的黃金用以維持該國貨幣的穩定.
簡析:再生金,黃金的還原重用,相比新產天然黃金增長的有限性和央行售金的政策性,再生金的供應更具有彈性。
通常人們認為,金價對再生金的供應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金價顯著波蕩時,供應量會大起大落。金價確實是影響再生金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單純的價格因素並不足以引發再生金的變化,因為再生金主要來自舊首飾、報廢的電腦零件與電子設備、假牙以及其它各式各樣的黃金製品,沒有緊急需要人們不必將這些有實用價值的黃金變現。再生金的供應量往往受金價和其它因素共同影響,其中對金價變動的預期對再生金供給意義重大,當人們預期金價仍會繼續上漲時,即使金價已經處於相當高的位置,人們也不會立刻拋售再生金,而是希望在更好的價位拋售。而如果人們預期金價將會下跌,則會選擇立即拋售。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經濟周期,在經濟衰退的時候,再生金市場供求增加。這時,最先受到經濟衰退影響,現金流出現問題的個人和機構會套現存有的、不能作為直接支付手段的黃金,形成再生金的供給。與此同時,對未來經濟前景不確定的理性預期,使人們不會繼續在股票等風險較大的證券上投入資金而投資風險小的產品。另外,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會調低利率,這時將資金存入銀行或購買債券的低風險投資策略隻是為保值而已,如果遇到通貨膨脹,實際價值還會下降。相比之下,黃金的內在穩定性,它不像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受發行該紙幣政府的信用和償付能力的影響,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這使有剩餘資金的人更願意持有黃金。而在經濟增長階段,一方麵,人們不需要急著將手中的再生金套現;另一方麵,黃金和其它投資工具相比,既不會生息也不會分紅,人們對黃金投資的熱情就會降低,這使再生金的供給減少。
二)需求:
(1)工業需求:
a.主要在電子工業需求與牙醫需求,占黃金總需求的10%左右
b.受工業行業限製,變動平穩,對金價影響小
c.2005年同比平穩增長2%,為419噸
對價格的影響:與經濟景氣度相關,受行業本身限製
例子:2001-2006年,世界經濟快速平穩增長,電子工業,及航天等高端也發展迅速,工業對黃金的需求也保持穩定增長.
簡析:作為五金之王,黃金是少有的化學、物理、電子性能優異的金屬,應用領域非常廣,在電子、通訊、航空航天、化工、醫療等部門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各類生活日用品當中也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日本黃金年消費量在160噸左右,其中工業用金就達100噸,我國目前每年工業用金卻不足10噸。
現代電子行業飛速發展,對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黃金具有其他金屬無法替代的高穩定性。同時,電子產品日益微型化,單位用金量會很小,對產品成本構不成威脅。因此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可以使用金作原材料。
金由於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領域也被大量應用,隨著大量航空航天技術應用於民,黃金在這些方麵的市場前景非常被看好。例如一種鍍金玻璃,在航空航天中用於防紫外線,現在可應用於建築,能起到很好的防太陽輻射和隔熱作用。
黃金還可以用於日用品,如鍍金鍾表、皮帶扣、打火機、鋼筆等。鍾表王國瑞士國度不大,但其飾品業每年用金量達40噸左右,其中95%都用在製表業上。日本僅一家手表廠一年消耗金鹽就達1噸,相當於消耗黃金680公斤。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鍍用金前景也會十分廣闊。
(2)飾金需求:
a.占黃金需求比例為75%左右,分額最大
b.2005年增長5%,為2736噸
c.傳統飾金消費大國為印度,沙特,阿聯酋,中國,土耳其等
對價格的影響:對價格的影響巨大,,呈現季節性與周期性,通常第一及第四季度,飾金需求增長明顯.
例子:每年印度的婚慶及宗教節日,中國的農曆新年,西方的聖誕節和情人節,對飾金的需求都較其他時間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