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線和壓力線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價格從上向下突破一條支撐線後,原有的支撐線將可能轉變為壓力線;而當價格從下向上突破一條壓力線後,原有的壓力線也將可能轉變為支撐線。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價格運行在兩條相互平行的趨勢線之間,上麵的線為壓力線,下麵的線為支撐線。兩條趨勢線就構成了通道或形態。
6、圖形分析之移動平均線-MA(MovingAverage)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移動平均線是必不可少的指標工具。移動平均線利用統計學上的“移動平均”原理,將每天的市場價格進行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趨勢值,用來作為價格走勢的研判工具。
計算公式:
MA=(C1+C2+C3+C4+C5+....+Cn)/n
C為收盤價,n為移動平均周期數例如,現貨黃金的5日移動平均價格計算方法為:MA5=(前四天收盤價+前三天收盤價+前天收盤價+昨天收盤價+今天收盤價)/5
移動平均線依時間長短可分為三種,即短期移動平均線,中期移動平均線,長期移動平均線。短期移動平均線一般以5日或10日為計算期間,中期移動平均線大多以30日、60日為計算期間;長期移動平均線大多以100天和200天為計算期間。
移動平均線的基本應用方法:葛蘭碧的八大法則(見圖3-1):
1.MA從下降逐漸走平,而價格從MA的下方突破MA時,是買進信號。
2.價格雖然跌至MA下方,但MA在上揚,不久價格又回到MA上的時候為買進信號。
3.價格走在MA之上並且下跌,但未跌破MA,價格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4.價格低於MA並突然暴跌,遠離MA之時,極可能再度趨向MA,是買進時機。
5.MA從上升逐漸走平,而價格從MA的上方往下跌破MA時,是賣出信號。
6.價格向上突破MA,但又立刻回到MA之下,而且MA仍在繼續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7.價格在MA之下並上漲,但未突破MA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8.價格在上升過程中並走在MA之上,突然暴漲並遠離MA,很可能再度趨向MA,是賣出時機。
圖3-1:現貨黃金日線圖(2005年9月末至2006年9月17日)
7、圖形分析之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MovingAverageConvergenceandDivergence)
MACD是根據移動平均線的優點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工具,主要是利用長短期二條平滑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該指標可以去除掉簡單移動平均線經常出現的假信號,又保留了移動平均線的優點。但由於MACD指標對價格變動的靈敏度不高,屬於中長線指標,因此在盤整行情中的使用效果較差。
計算公式:
MACD指標由正負差(DIFF)和異同平均數(DEA)兩部分組成,前者是指標的核心,DEA是輔助。DIFF是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與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的差,其正負差的名稱由此而來。快速和慢速的區別是進行指數平滑時采用的參數大小不同,快速是短期的,慢速是長期的。以現在常用的參數12和26為例:
(1)快速平滑移動移動線(EMA)是12日的,計算公式為:今日EMA(12)=2/(12+1)×今日收盤價+11/(12+1)×昨日EMA(12)
(2)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EMA)是26日的,計算公式為:今日EMA(26)=2/(26+1)×今日收盤價+25/(26+1)×昨日EMA(26)
以上兩個公式是指數平滑的公式,平滑因子分別為2/13和2/27。如果選別的係數,也可照此法辦理。
DIFF=EMA(12)–EMA(26)
有了DIFF之後,MACD的核心就有了。單獨的DIFF也可以進行行情預測,但為了使信號更可靠,我們引入了另一個指標DEA:
DEA是DIF的移動平均,也就是連續數日的DIF的算術平均。這樣,DEA自己又有了一個參數,就是作算術平均的DIFF的個數。對DIF作移動平均就像對收盤價作移動平均一樣,是為了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使結論更加可靠。此外,我們在使用MACD時還會用到柱狀線(BAR):BAR=2×(DIF-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