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爭論(3 / 3)

因為就在交流會開幕之前,王浩青告訴他,劉部長終於忍不住動手了,暗示文化部的紀委雙規了一個省級博物館的館長和書記。偏偏那名館長在調查的過程中,說出了劉明鑫背後針對李逸的主要原因。

劉明鑫這些年,和國際上的一些文物販子勾結的很深,幫助他們利用各種辦法將國內的一些文物流出國外,重新包裝之後再高價賣回國內!

這個館長之所以被雙規,就跟他們博物館一些珍貴文物被偷梁換柱倒買倒賣有關,隻是他跟劉明鑫不是一路的。

劉明鑫更多的是利用他專家的身份,參加一些鑒寶電視節目和民間組織的鑒寶活動,然後將那些將寶貝拿來請專家鑒定的藏家的收藏說成是贗品或者故意壓低其價值,然後再組織人手私底下去收購,從而牟取暴利!

他最近盯上的,就是李逸手裏的這件藏品!因為那時李逸要成立博物館的消息還沒有流傳出去!

至於後來,他為什麼還這麼賣力,據說是這家夥已經事先收了那些文物販子的訂金!

“目前這件事情還處在調查階段,警方的意思是最好連和他接頭的走私集團一網打盡,所以你恐怕還要在隱忍一段時間。”

這是王浩青的原話,你說李逸還犯得著跟一個要死的螞蚱置氣嗎?犯得著嗎?

丁館長做完總結陳詞之後,告訴大家在晚宴過後,酒店的大會議會對大家開放,有關瓷器的討論將在那裏舉行。結果這個意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什麼意思?這些字畫都還沒爭論出來個結果呢,就該輪到瓷器了?

500名專家啊,這次交流會可是集中了全國多達500名的專家,就算不能代表所有的鑒定師,但代表一大半總應該是沒問題的吧?

可結果呢?結果就是這些人吵吵鬧鬧了半天,居然連幾幅畫的真偽都沒辦法鑒定出來,這也太打臉了吧!

“不行,必須要有個結果!一下午不夠就加上晚上,晚上時間不夠明天接著討論!”

鑒定師的集體也不是一團和氣的,相反,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彼此之間還有些不對付!這次借著這幾件作品的爭論,那是新仇舊恨都湊到一起了!哪能這麼容易就偃旗息鼓的?

丁館長看到反對聲浪太大,就跟其他幾位領導緊急磋商了一下,最後公布了組委會的決定。

晚上有關瓷器的討論照常進行,但是會在酒店多開一個會議室,對於字畫討論還有興趣的,可以到新開的會議室繼續討論!

你們不是要討論字畫嗎?那就都是字畫方麵的專家了?反正也不是討論瓷器的主力,那就幹脆單獨給你們找個地,自己玩去吧!

大會的安排已經臨時調整過一次了,如果再變,豈不是顯得他們這些組織者太無能?

而且,他琢磨著,瓷器廳那邊一旦開始,人被分流走一大部分之後,有關這些字畫的討論很可能就進行不下去了。

至於剛才有人說的什麼沒得出結論沒麵子的說法,簡直就是個笑話!什麼叫沒有得出結論?500名專家,其中精通字畫鑒定的不超過200人,現場隻是公開發表意見的就達到了182人。而這些人中,又有132人都認為作品沒問題,占到了72.5%以上,這還不叫絕對多數?

至於那幾個堅決不肯承認字畫為真的老頑固,要麼就是沽名釣譽,要麼就是別有用心,這種人沒必要給他麵子,讓他們的意見直接保留就好了!

丁館長的數據很翔實,結論也很有理有據。但他故意忽略了一個問題。

現場在字畫專長的專家確實是不到200人,公開對這十幅字畫發表了意見的也確實是182人,這些都沒錯。

可是,這個數據卻不代表著,這發言的182個人都是字畫專長的專家!這其中,能有一半是字畫專長就算是不錯的了!

可這就是所謂的民主集中,發言權在手的人,自然可以隨便的玩弄這些數據,反正底下的人不可能精確的掌握這些基礎數據。

這個決定出來後大家倒是沒什麼反對意見,畢竟大會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很照顧他們的了。

隻是劉明鑫很顯然不想這麼輕易的就放過李逸,在丁館長說完之後,直接高喊了一句,“丁館長,我們是不是應該請李逸李館長對他的藏品發表一下意見啊!引起這麼大的爭論,他就沒什麼想要說的嗎?還是說,本來就有問題,不敢說?”

這個話一說出來,現場一片嘩然,這是要撕破臉硬上啊!

到了這種時候,李逸不出麵都不行,他隻好走上台,先是感謝了一番,然後說道:“有關這些作品的爭論,我堅持我的判斷。但在這麼多老前輩麵前,我說了不算,你劉明鑫劉大專家說了也不算,總之,我尊重大家的意見。”

李逸懶得多說,要不是王浩青的消息,他絕對會拿出證據來,好好的跟他辯上一番。可是現在,至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