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女人會保養,懂得順時保養的女人更智慧。隻有智慧的女人才知道怎樣讓自己四季如花,美麗常在。中華醫學瑰寶《黃帝內經》中提出根據四時不同,采用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這樣的自然養生之道教後人受益良多,而其中關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養生原則,直到現在仍在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並加以認真遵循和執行。
春生——調暢生發之氣,把健康喚醒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對於女人來說,可說是喜憂參半。喜在:春暖花開,拋去臃腫的冬裝,換上輕盈靚麗的春裝,女人們此時對於凡事又都有了重頭來過的信心和勇氣;憂在:乍暖還寒,稍不當心就會讓身體與情緒出現一些小狀況,讓自己從雲端跌落穀底。春天,實在是一個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時節。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春天是四時之首,萬象更新的開端。《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是,陽春三月,冰雪消融,陽氣升發,萬物蘇醒,天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古人重視依時攝養,順應原則。所以春令養生,不論在飲食起居上,還是在精神調養等方麵,都遵循一個“生”字訣,即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萌生的特點,注意維護陽氣,調暢生發之氣。因此,女性朋友在這個季節要主動采取一些調攝形神的方法,讓自我調節功能與自然環境變化更加協調一致,並通過春三月的合理養“生”,把健康全麵“喚醒”,邁出“生”機勃勃的第一步。
寬心莫傷春
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女子傷春”。意思是說,在春天,女子容易憂鬱和情誌不舒。中醫學認為,女子屬陰,容易跟春天的生發之氣相感,而過度的情誌不舒會引發生理的病變,其主要表現在肝腎上。我們都知道,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在春天,應注意情誌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使肝氣順達,才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保暖養陽氣
《黃帝內經》裏有“春夏養陽”的說法,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人們應注重對體內陽氣的保養。陽氣其實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火力”,也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若火力不足,就會出現畏寒、肢冷等症狀。因此老話有“春捂秋凍”養生保健方法,是指在春天,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如果早早換上輕薄的春裝,不注意保暖,再加上平時身體虛弱,就很容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根據民間經驗,可用下述方法預防:薄荷油淨化空氣在居室內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揮發,以淨化空氣。實踐證明,此方法有一定的滅菌作用。
食醋熏蒸往平底鍋裏倒入適量食醋,用電磁爐加熱,很快,醋蒸汽就會彌漫在屋內。可以有效殺滅或減少致病微生物。熏蒸時注意門窗要緊閉。對於家中已有感冒病人,預防家庭內部傳染,采取這個方法很有效。
身體平時就比較單薄、虛弱的女性,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同時,也要注意居室內空氣清新、流通。
多吃韭菜
韭菜,雖然四季常青,終年供人食用,但卻以春季多吃最好。正如俗話所說:“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中醫認為韭菜性溫,春季常食,最助人體養陽。
運動解春困
春暖大地,人體陽氣漸趨於表。可能你總會感覺肢體困倦,往往日上三竿,睡意難消。可是,睡懶覺不利於陽氣升發。因此,你要做的是:加強運動鍛煉,早睡早起,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跑步、做做操、打打球,讓肌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讓疲倦感得以消除。《黃帝內經》裏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形,以使誌生”。意思是說,春天人們應當晚睡早起、披散著頭發、舒展著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慢行,可使精神愉快。而這些都是古人春天養生的寶貴經驗,很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
別把美麗“噴”走
三月的清風拂麵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春的氣息,但對於那些過敏體質、有過敏性鼻炎的女同胞們來說,痛苦又開始了:老是出現鼻塞、鼻癢,噴嚏一個接著一個打,鼻水長流,這樣的情形讓你在眾人麵前尷尬不已。而事實上,過敏性鼻炎除了會讓你在眾人麵前難堪之外,嚴重的還會導致出血,引起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從而影響你日常的工作、學習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