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調順六腑:排清六腑濁毒,方能百病不生1(1 / 3)

人們常說的六腑,其實就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的總稱。《素問·五髒別論》中有“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意思是說,六腑有傳化水穀的功能,卻不能加以貯藏,所以它有時顯得充實,但卻不能永遠保持盛滿。這是古代醫家對髒腑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下麵讓我們來了解自己的身體,傾聽“肺腑”之言,學會理六腑,保健康。

“胃籍”有方,讓你吐氣如蘭

胃,是腹腔中容納食物的器官,與脾相表裏,脾胃常合稱為後天之本。中醫學裏所說的“胃”,在功能上還涉及了整個消化係統,並把“胃”的功能稱為“胃氣”。中醫學非常重視“胃氣”,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強則五髒俱盛,胃氣弱則五髒俱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什麼是胃氣呢?胃氣可表現在食欲、舌苔、脈象和麵色等方麵,一般以食欲正常,舌苔正常,麵色榮潤,脈象從容和緩,不快不慢,中醫就稱之為有胃氣。不過,對於現代人而言,真正能“胃氣”十足的人好像越來越少。許多人會因為學習或是工作太忙,常常把早餐和午飯並在一起吃,或是中飯和晚飯連成一頓解決,更多女性還會因為工作忙碌,或是減肥瘦身等原因用兩三塊餅幹就把空虛的胃袋打發了,這樣的輕忽和欺騙,胃不起來造反才怪!

提起胃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可能是你,或是親朋、同事可能就正被胃病所擾,而多數有了胃病的人還會有一個令人沮喪和尷尬的副產品——口臭!中醫認為,當人體脾胃失調,胃內積食不化時,會使胃火上炎,而胃火過盛,濁氣上逆於口,導致口腔環境失去平衡,口腔中的有害細菌就會大量滋生發酵,從而導致口腔異味直接造成的口臭發生。雖說口臭不一定是因有胃病而引起的,但有了胃病大多卻會有口臭,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無時無刻不在想要自己表現完美的你,一定要珍而重之地對待你的胃,隻有真正做到“胃籍”有方,才會讓你吐氣如蘭,讓你的美麗更有“味道”。

中醫養胃的方法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下麵幾種:中藥調理

常用的養胃中藥有茯苓、白術、黃芪、人參、淮山藥、薏苡仁、靈芝、黃精、刺五加、沙參、大棗、甘草等。

下麵介紹幾款養胃方子:

參芪猴頭燉雞

取猴頭菌100克,母雞1隻(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薑片、蔥段、紹酒、清湯、澱粉各適量。先把猴頭菌洗淨去蒂,發脹後把菌內殘水擠壓幹淨,祛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雞去頭腳,剁方塊,放入燉盅內,加入薑片、蔥結、紹酒、清湯,上放猴頭菌片和浸軟洗淨的黃芪、黨參、大棗,用小火慢慢燉2個小時,到肉熟爛後調味即可喝湯吃肉。這個方子適用於有消化不良、胃潰瘍、慢性胃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的女性。

砂仁黃芪豬肚

這道菜原料有:砂仁6克,黃芪20克,豬肚1個。先把豬肚洗淨,再把砂仁、黃芪裝入豬肚內,加水燉熟,調味後就可以食用了。

這道菜能益氣健脾,消食開胃。對於脾胃虛弱、胃脘疼痛,或是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患療效極佳。

竹葉石膏湯

取生石膏、蘆根各30克,生地、金銀花各12克,竹葉、麥冬、法夏、連翹、桔梗各9克,甘草3克,清水五碗半煎取一碗溫服,服藥期間少吃蝦、蟹、筍、蛋、花生等易發物及其他肥膩、難消化食物。這個方子可清胃火,治療口臭。

桂菊清熱飲

桂花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胃痛、腹痛、牙痛、口臭等。做法是:取桂花、菊花各3克,用開水衝泡後漱口,每日2~3次,有芳香清胃的作用,適用於胃熱口臭的女性。

艾灸健胃

健胃灸法主要是取中脘穴(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中脘穴是通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膽這六個器官的一個重要穴位。可以說,隻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中脘穴可以治療消化係統所有的病症。灸中脘穴,時間要稍長,一般要30分鍾左右,最好灸至熱氣入內,胃內咕咕作響或熱氣傳導到病灶,或周身毛孔開張、微微似有汗出。症狀重者可每天一灸,病情緩解後,可隔日一灸。一般無明顯症狀者五天一灸就可以了。艾灸此穴可以調整六腑的功能狀態,使胃氣得以強壯,對大多數人都適用,特別是對有上述幾條適應症的人,尤其適用。不過,艾灸對於口氣臭穢、胃脘脹痛的人並不適宜。此外,每晚針刺足三裏(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也有顯著的養胃功效。

按摩健胃

揉腹每天飯後可適當散步,然後或臥或坐,用手揉腹。先把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堅持一段時間,不僅可以治療胃痛,其他慢性胃腸病也可漸愈。

捏小腿

小腿肚內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循行之處,因此按捏這一部位,對上述經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對膝以下的遠端穴位除有局部治療作用外,尚可治療經絡所係之髒器的病痛。足太陰脾經與胃相連,因此按捏此處還能治療胃疾。其方法是:用手捏住小腿肚內側1/3處的肌肉(腓腸肌內側緣),拇指與四指相對,稍用力按捏,以自覺有較強的酸痛為度。自上而下按捏,再自下而上按捏。一般以各15~30次為宜。根據疼痛情況,酌情加減。每天可進行1~3次。要注意在按捏過程中,應有揉的動作——酸痛感強,止痛效果好,不能因怕有酸痛感而不去用力。這種方法對急性發作的胃痛效果較好,慢性胃病發作時,運用此法也同樣有效。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法適用於一般胃病,對於胃潰瘍病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性劇烈的腹部疼痛,應立即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