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鍛煉經絡:讓經絡為容顏保駕護航3(1 / 3)

手厥陰心包經——輕鬆養生,常敲心包經

心包經是健康之源,養護好這條經絡對於防病養生有重要意義。心包經起於胸中心包絡,往下過橫膈膜以聯絡三焦。支脈橫過胸部,入腋下3寸處,再往上行進入腋窩,然後從手臂內側往下,入手肘中,沿兩筋之間到手掌,直達中指指尖(中衝穴)。由於現代人飲食不平衡,不順應天時的生活習慣,使得血液中的膽固醇與脂肪異常增高,造成血管狹窄、彈性變差,當血液流動不順時,很容易誘發心肌梗死及腦中風等嚴重並發症。

不過,隻要你經常去敲擊或按揉心包經,就可以讓血液流動加快,使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剝落,排出體外,幫助血液排出這些毒素後,那些危險的病症也就會離你而去了。

通過敲打、按摩心包經會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這條經絡上幾個重要穴位的作用及保健方法,是你應當了解和學習的。

天池穴

天池穴在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處。女性找這個穴位時,先找腋下3寸處,對著乳房旁邊的位置即是。天池穴非常重要,它跟肝經、膽經等許多經絡相通。肝經和心包經都屬於厥陰經,在腿上為肝經,在胳膊上就是心包經。如果肝經有瘀血,心包經就會阻塞不通。所以心包經有阻塞,大多都跟肝經瘀阻有關。而天池穴就是心包經和肝經交接的點,所以非常重要。天池穴這個地方最容易瘀阻,有許多女性有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係統疾病,都是因為這裏有瘀阻。因此,女性平時一定要堅持每天用掌根轉著揉它,順著它捋,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治乳腺增生,保護好美麗的乳房。

天泉穴

天泉穴是心包經上的第二個穴位,在手臂內側,當腋前紋頭下2寸,肱二頭肌的長、短頭之間的地方。如果你總感到胸悶氣短,出現心髒供血不足的情況,就應每天堅持揉揉天泉穴。此外,這個穴還能專門治療那種聲音很重濁,覺得是從胸裏麵憋出來的胸悶咳嗽。

郤門穴

郤門穴位於小臂內側正中腕橫紋上5寸,腕橫紋到肘橫紋是12寸,所以可以取兩處橫紋連線的中點,再向手腕方向平移一指的距離,在此附近尋找壓痛點,就是郤門穴。郤門穴比較深,一般人通常揉不到這個穴,你可以在用右手拇指點揉左側穴位的同時順時針轉左手腕,一轉這個穴位就揉出來了。

郤門穴是心包經的郤穴。因為郤穴都是治急性病的,而心包經又通著乳腺、乳房旁邊,所以郤門穴能治療急性乳腺炎。郤門穴可以用作平時的自我檢查,如果發現壓痛,而這一段時間自己比較累,就可以在勞宮穴壓痛處輕揉,也可以用麝香壯骨膏貼敷在郤門穴上,再配合拇指點按中衝穴,以保持心情舒暢,預防心絞痛的發生。

曲澤穴

曲澤穴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它是心包經的合穴,合治內府,能很好地調節心包經的整個髒器,心髒有損傷,它也能幫助修複。如果你揉曲澤穴時感覺很痛,那就證明心包經相對來講還比較通暢。

有很多人揉到曲澤穴已經不痛了,但瘀滯點還比較痛,這時候一定要把瘀滯點打通,打通以後曲澤穴才能通。

內關穴

在手和手腕之間有一個界限,叫做腕橫紋。將右手三個手指頭並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內關穴。

內關穴的功效非常強大,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內關穴對心律失常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平時你可以邊走邊按揉,也可以在工作之餘進行操作,每天花2分鍾左右按揉,力量不需要太大,有酸脹感即可。經常按揉內關穴,可以增加心髒的無氧代謝,增強其功能。有人在按揉之後再進行與原來等量的運動,疲憊感和心跳比沒有進行按揉的時候好很多。

另外,內關穴還可以止住打嗝。在打嗝時,用拇指對內關穴進行一壓一放會很快止住。還有嘔吐也是一樣,因為在中醫裏麵它們的病機是一樣的,都屬於“胃氣上逆”。

大陵穴

大陵穴位於人體的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大陵穴治療失眠效果最佳,還可治吃完飯不消化。因為大陵穴是心包經的原穴,穴性屬土,所以有健脾功效。如果脾虛,它就可以從心包經、從心髒接點兒血過來,幫助運化。這個穴還可以治療急性胃痛以及足跟疼痛。

勞宮穴

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它是一個大補穴,揉這個穴可使心情放鬆,它是人勞累以後去休息的宮殿。當你感到虛弱的時候,通常都想吃點兒好的或者補點營養品,揉勞宮穴當時就能補上。如果你不怎麼愛運動,會在爬樓梯、爬山時累得直喘氣,這是虛喘,這時揉1分鍾勞宮穴就能見效。

中衝穴

中衝穴是心包經的終端,位於中指末節尖端中央。用指甲掐或用指節硌中衝穴可以作為心絞痛的應急治療。此外,對指尖持續刺激5分鍾,便可以明顯改善失眠情況。

注意事項

與手少陰心經一樣,在敲打、按摩心包經時,左邊穴位會比右邊作用更明顯。另外,保健心包經的最佳時間,應是在晚上戌時,即晚上19~21點,這時是心包經最旺的時間。不過,這段時間通常是吃過晚飯應該促進消化的時候,因此,不要在晚飯後立刻就做,那會影響氣血的運行,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後再進行。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按摩幫你養顏健身

手少陽三焦經主要分布在上肢外側中間,還有肩部和側頭部。它的循行路線是從無名指末端開始,繞著耳朵轉一大圈,最後終止在叫絲竹空的穴位上。這個穴位正好是女性最愛長魚尾紋的地方,很多女性這裏也最易長斑,但隻要經常去刺激這個穴位和三焦經,就可以防止這些令人煩惱的斑點和皺紋。除此之外,通過按揉這條經絡還能治療耳聾、耳鳴、耳痛、目痛、咽喉痛、出汗、頸部淋巴結炎、頭痛等病症。不得不說,這是一條幫助女性養顏養生的神奇經絡。

三焦是人體上一個最大的腑,主一身之氣,說白了就是調氣的一個通道。調理好三焦經,氣調順了,身體就能正常地運行了。按《黃帝內經》所說,三焦經是主氣所生病的。百病從氣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三焦經就是一個出氣筒,當人之邪氣從三焦經上泄走後,人就不會生病了,反之,病痛不適等問題就全來了。

生活在這個壓力頗大的社會當中,每個人每天都可能要生好多氣,那就得及時消掉才行。有好多女士有痛經、月經不調、閉經的毛病,都跟氣鬱有關,這種情況用三焦經來調,效果是最好的。

對於應用和保健三焦經,我們通常會采用重點穴位按摩的方法:關衝穴

關衝穴是三焦經上的第一個穴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處。這個穴特別小,要拿指甲掐或用指節硌才能有效果,它是三焦經放氣的地方。如果你感覺心裏堵悶,就該多揉揉關衝穴,把心中的氣給放出去,尤其是心煩意亂但又說不出是哪兒難受的時候,更應該揉揉關衝穴,把裏麵的鬱氣散走。

關衝穴還有一個最實用的作用就是可以治療暈車。愛暈車的女性,在感覺不適時揉揉關衝穴,通常很管用。如果再揉揉心包經上的勞宮穴,效果會更好。

中渚穴

中渚穴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中渚穴是治療諸多痛症的要穴,比如肩膀痛、腰後麵脊椎痛、膝蓋痛、肩周炎、頭痛、耳痛、牙痛、胃痛,中渚穴統統都管。在按這個穴時一定要把指甲剪平。如果找不準沒關係,就把骨縫這一溜都揉了,最痛的地方要多揉揉。揉中渚穴有個技巧:要先掐進去,然後挫著揉,讓它發麻,一麻這個穴就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