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山之中的天之驕子(1 / 1)

許傑,生於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大山省,與隔壁的南湖省交界的東仁市。在2018年的秋天末尾,總算在參加基層村社區工作的5年忙碌後,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這年的公務員考試,被監委某部錄取,兩個月之後,去首都部委總部報到。

聽聞消息,父母都很高興,畢竟是大山之中,留在當地,沒什麼前途。母親張羅著請客,作為公職人員的父親連忙製止,說道:“還是別節外生枝了,考上了,是好事,尤其還是首都,最頂上的部門,暫時別請客,小傑今後要看的更多,走得更遠。”

母親聽了這話,雖說不高興,但還是尊重父親的建議,畢竟從大山走出去,今後要看到和經曆更多的事,都是兒子自己扛,沒必要大搖大擺,大張旗鼓擺宴席。

隻不過,父親的話,很快變成了現實。

擔憂不是沒道理的,大山省已經有了債務危機的苗頭,位於桂山省相鄰的大山省水山市長和縣,因為違規舉債,隨意建設,已經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

隻不過,風暴來臨前,預兆是扇動翅膀的蝴蝶。

許傑順利的在2019年3月去到部委報到,而3月,長和縣因為債務問題,開始出現問題。接下來,輿論被壓下去又翻起來,再接著,長和縣胡春街道的財務出現虧空,100多名職工的工資發不出來,有的幹部家裏人多, 背著車貸房貸,孩子要上學,父母要看病,經濟負擔極重。然而,街道已經虧了窟窿眼,一分錢都發不出來。

“我還背著80多萬的房貸,沒有工資該怎麼活?!“

”我爸爸還在ICU,停了工資該怎麼辦,你們領導得給個說法!“······

在信訪局,基層幹部們的群情激奮,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於是有人祭出進省城上訪這一辦法,結果是主要帶頭人被單位談話,最後不了了之。

部分基層幹部職工隻能賣房的賣房,賣車的賣車,有的甚至鋌而走險,。在單位正常的開支之外,虛報發票,截留資金;打起了主意。甚至,有人做起了拉皮條的賣身的勾當。

基層在苦難中前行,掙紮著苟活。

對於他們來說,上級的命令就是命令,容不得你馬虎,你要聽話,不吃草就幹活。

對於上級來說,基層的苦難可以無視,甚至於,人力就是可以參與遊戲的數字,晉升的墊腳石,至於以後的事,自然是路易十四的老本行: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隻是這些頭頂著天,腳踩著地,腦袋戴帽子,身上穿著衣服的人,沒想到胡春街道的事情,會成為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再說回來,許傑到首都部委報到了。

由於是手握重要監督權力的要害部門,加上是麵對全國的監督部門,敏感度很高,對於幹部的考核條件,自然考核嚴之又嚴,3月12日,報到的第一天,宿舍什麼的都安排妥當,第一件大事,全體新進的幹部,都要接受一輪審查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