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結局(1 / 3)

藍王也進言:“太子是皇室最適合派出的皇子。”

但皇帝怕是考慮地更多。

連著好幾日,朝臣親藍王的一直在上奏,世家派出德高望重的夫子來京,在金鑾殿上也主張太子親征,“太子殿下有勇有謀,民間威武也好,如若能親征會事半功倍。”

這是皇後的娘家人,皇帝覺察到一絲異樣的氣息。

太子自然不是傻子,自己提出太子親征是因為朝堂有聲音,太子不能裝聾作啞,但對於權力來說,太子如若去了西南邊境,這仗打起來,這龍椅今後就不一定是太子的了,畢竟你不在京城了,京城才是權力的中心,不過對江山社稷上來說,世家夫子說得又沒錯,皇子親征,也不是先例。

事情在焦灼,皇帝不願太子親征。

半個月後,皇後突染急症,食藥無醫,太醫院束手無策。

白淩有些疑惑地望向太子,太子歎息:“和大皇子當年病症不一樣,別亂想。”

太子入宮麵聖,在禦書房屏退了魏公公,把一張紙遞給了皇帝,皇帝瞧見驚訝地問:“哪來的?你一直在查?”

太子隻是說:“慶妃娘娘生前召兒臣去她寢宮的時候給兒臣的,說是她派人查了好些年,找出的方子,隻有方子,別的什麼都不明,要不給皇後娘娘用一下?”

這是太子的試探!有時候的事,不是一味打擊才會起作用,最終的結果其實都是在和皇帝打心理戰。

皇帝看著這紙條,頓了許久才道:“不用了,慶妃不會想這個方子拿來用在皇後身上的。我兒也不用再查了,那個稀有的毒株百年一開花結果,隻有兩個果子,現在已經都沒了,這些害人的東西本就不應該存在世間。因果輪回,誰做了壞事,那她自個就也試試吧!”

皇帝囑咐太子:“但這方子還是可以藏起來,曆代保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太子想,父皇確實已經查清楚了,把罪名讓瑞王擔著,不過是為了大局罷了。

皇後逝去,葬禮極為隆重,因皇後先於皇帝去世,葬於皇後陵墓。

世家夫子在京城也說不出半句怨言。

半個月後,皇帝在金鑾殿上宣布禦駕親征,藍王隨駕。

朝臣驚訝地同時紛紛勸阻,畢竟皇帝已經57歲,在大榮來說算是暮年,雖然皇帝身體康健,仍舊很多朝臣認為不妥。

但皇帝心意已決,頒布聖旨,如若自己出了任何意外,包括被俘,都不許太子營救,如若有意外,太子將直接登基,以防江山社稷不穩。

世家夫子在金鑾殿上聽了皇帝要親征,震驚不已。

皇帝問夫子:“朕和太子比,是不是朕的威望更高?朕是馬背上的皇帝,年輕時所向披靡,朕親征,朕的皇子除了太子英勇,有戰神的美譽,其他的皇子都是好男兒。

藍王謙遜,雖不善武,但善謀略,和朕配合,一定也是戰無不勝的。其他的皇子,最大的是七皇子,今年19歲,如若有需要,也會為我大榮披上戰袍,有何可懼?”

世家老夫子隻能跪地高呼萬歲。

隨後皇帝單獨召見了太子,叮嚀太子了很多,安排了身後事:“朕如若沒能活著回來,把朕和慶妃合葬,這是追封慶妃為慶安皇後的旨意,朕入了皇陵後,皇後就不用合葬了。

老四啊,朕知道你有怨言,但身為一國之君,有時候真相就不能任性公之於眾,朕的子嗣很多,朕要保全他們絕大多數人,前提是我大榮的江山還在我們自己手裏。

你二哥不會再回京了,他和他的母後做過什麼,朕心裏清楚,朕坐在這個位置上,充當朕的眼睛的人就很多,隻要朕想,總是會查出真相的。

朕希望我兒接過朕打下的江山,把它經營好,大榮好了子孫才有生存的可能,要不然會比平民下場更淒慘。

除了叛國和謀逆,無論別的什麼罪名都放過你的弟弟們,即便他們做了大逆不道的事,以命抵命就結束了,給他們的子嗣一條活路,哪怕貶為庶人也罷。”

皇帝很哀傷地道:“朕的後宮勢力紛繁複雜,朕這半生仰仗她們身後的娘家勢力,把大榮的版圖擴大,平衡各方關係,外戚專權就避免不了。

等我兒坐上皇位,礙事的逐一清除,把大榮帶向繁榮。所以後宮不用像朕那般太過複雜了也好。皓宇很聰慧,要繼續從小培養帝王謀略,一個合格的帝王,就像下棋,棋局中的人都是手中的棋子,如何下棋學問很多。其他的我兒自行意會吧。”

皇帝親征西南,士氣大振,一年時間,就把敵軍擊退,並帶兵打進了敵軍的國土……

太子監國,借皇帝親征的名頭,暫時不納妃,全力培養幾個子嗣,尤其是皓宇。

朝臣覺得太子畢竟有五個兒子,嫡子都三個了,不必著急。

太子監國第二年,千雪兜兜轉轉,在這一年,嫁給了百瑞祥弟弟家的幼子,白淩的一位堂弟。

白淩問千雪:“他的性格看起來倒是好,長相也好,白家主要還是經商的,女眷雖說主內,但有時候也會忙些賬目什麼的,我本來想著為你找一家世代官宦人家嫁過去為正妻的。”

千雪有些羞澀,“他說今後隻娶妻,說了不會納妾,比奴婢小三歲呢,奴婢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娘娘不是總是說把奴婢嫁出去為正妻,像白家這種家庭情況簡單的可遇不可求。”

千雪嫁了,仍舊時常來太子府,千雪的意思是等太子登基了,就不行了,但在太子府這樣更好。

白淩也由得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