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霜降,太子說暗衛有暗衛的規矩,不能壞了規矩,霜降一生追隨白淩,皓宇也比較親近她。
霜降私下給白淩說:“其實比起別的暗衛,奴婢已經非常好了,嫁人又能如何,一個人過著也很好。”
皇帝親征三年,打下了西南鄰國,但最後一戰,藍王戰死!
皇帝在西南為藍王建造了親王陵墓,皇子駐邊,藍王永遠留在了邊境。
藍王的庶子世襲親王,而藍王出京三年,沈清雅被藍王妃磋磨,在藍王死訊傳到京城的時候,藍王妃賜給沈清雅一杯毒酒了事。
皇帝班師回京,有人向太子進言,先登基再說,但太子仍舊打開了京城的大門,迎接了皇帝回京。
皇帝班師回京後,見到後宮琅貴人生下的小公主,已經兩歲多了,這是皇帝親征前去琅貴人和黃答應那裏幾次,皇帝怕是在這些年的接觸中心生憐憫,允許兩人誕下子嗣。
不過隻有琅貴人有孕,生下一位小公主。
皇帝回來了,親自追封慶妃為慶安皇後。
三個月後皇帝傳位於太子,半年後,太上皇駕崩,與慶安皇後合葬。
距太子從邊境回京轉眼過去十一年,太子34歲登基稱帝,白淩封後,李氏為妃,慕容菲為嬪,其他三個侍妾封為貴人。
白青川這些年從翰林院庶吉士到翰林院修史,國子監任職,到現在的吏部右侍郎。
在太子繼位後設立內閣的時候入內閣。
白家這個時候,白瑞祥和白淩的母親還健在。
太子登基第二年,突然在金鑾殿上提起把李氏膝下兩子過繼給五王爺膝下,朝臣意見不統一,內閣幾位老臣認為這是皇帝偏愛嫡子的過分舉動,頻頻上書勸阻。
西北邊境李氏的父親入京,私下拜訪了兩位內閣老臣。
講了一個陳年舊事:“當年西北邊境動亂,為了布局迷惑敵軍,當年的齊王爺和老夫設局,計劃讓在邊境府邸的五皇子扮做齊王爺,和小女訂婚,納為貴妾,出入於公眾視野,讓人覺得齊王爺這些時日一直在府邸操持這件事,便於戰略布局,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隨後解除婚約即可。
但五皇子可能是為了看起來更真實些,私下改變了提前說好的事情,直接以齊王爺的名義迎娶了小女,假戲真做,不久後的一天敵寇偷襲了王府,五皇子逝去,其實是替齊王爺死的。至於五皇子是為什麼如此做?
老夫覺得他估計是覺察到了敵寇潛入了邊境的城池,怕影響齊王爺的布局,不得已為之。五皇子逝去了,身邊的死士都是女子,拚死護著小女才免於一死。這次戰略布局取得了絕對的勝利,是西北戰局的決定性一戰。
小女有孕,如若當年就說是五皇子的子嗣,必然會被接回京城,齊王爺和老夫覺得還是要保住五皇子的一絲血脈。小女確實對此並不知情,但聖上也隻是把小女當弟妹看待,這才是小女無寵的真正原因。”
兩位老臣不再上書,真相並不能宣之於眾,但如此處理也算是個交代。
白淩聽皇帝說完後,也覺得李氏是個可憐的,怪不得她如此痛恨五皇子,因為她從始到終喜歡的都是當時的齊王。
但皇帝卻對白淩說:“朕和胞弟是很像,但朕常年習武,性格和胞弟也不同,李氏也許嫁過來的時候是不知道的,但朕當年回邊境府邸後,她應是覺察到的,不過這些年不願承認,其實她是知道的。”
白淩去了李氏的寢宮,李氏這時候也不再避諱,而是恨聲聲討:“我痛恨五皇子難道不對?他騙了我。慕容菲愛著五皇子,皇上為什麼接納了她,就不願意接受我?
我的心都在皇上身上,不論他是什麼身份都是如此,就因為我生了五皇子的子嗣,就永遠不會拿我當個愛慕他的女人看?
可對於慕容菲呢?皇後你難道沒有看出來,慕容菲愛的是五王爺,哪裏是皇上?為什麼如此對我?”
白淩見李氏捂著臉哭泣,也是個可憐人,但五皇子許是沒有選擇,他選擇了犧牲李氏,也要讓敵寇相信,那個在府邸的就是齊王本人了。
白淩勸解著:“我總覺得皇上對慕容菲不像你想象的那樣,雖說隻是猜測,但我和皇上朝夕相處,更覺得皇上以前在王府去清園,或許不過是休息罷了,楓雅也不是慕容菲的武婢。”
李氏震驚地看著白淩:“皇後你怎麼這麼覺得呢?”
白淩隻是說:“女人的直覺是很準的,你姑且一聽就好。”
李氏有些釋懷:“皇上是個冷情的,在邊疆,臣妾就知道,但也知道,皇上在邊疆的時候書房藏了好幾幅您的畫像,所以回京後,妾不嫉妒你。
你對於皇上當年來說是回京的希望,是所有人的希望。也不好說這是種什麼感情。但皇後娘娘,皇上會為你空置後宮嗎?”
白淩輕笑著望向李氏:“為什麼要讓皇上為本宮空置後宮?他是君王,不光是本宮的夫君。本宮知道你覺得愛就是自私的,誰不想得到夫君所有的愛,本宮也一樣,但我們也有自己的責任,不能太過任性。
等永威永輝到了十八歲成人的時候,如若你想跟著他們出宮在王府待著也可,要是那會還想在宮裏也可以,都由你。”
表麵上,李氏還是妃位,但是其實還是不一樣了。
好在李氏從這時候開始專心於兩個兒子的功課,倒是比以前淡定了不少。
皇後不愛晨昏定省,不過李氏和三個貴人仍舊每日約著去皇後宮裏,坐坐聊聊,好似也是一種聚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