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消除四肢和其它部位的疼痛(11)(1 / 1)

中風

所謂中風就是指患者突然患病,或者昏迷在地不省人事,或者四肢抽搐半身不遂。造成中風的原因多種多樣,血壓升高、環境刺激甚至情緒上的突變都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中風症狀。除了上述症狀以外,患有中風的人,還可能產生如癲癇、抑鬱症以及心肌缺血、肺部感染、泌尿感染、腦出血等諸多並發症,對機體的危害十分嚴重。通常來說,中風患者需要借助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然而效果卻並不穩定。根據患者身體素質等原因,治療程度相差較大。不過,若我們在進行傳統治療的同時可以選擇正確的穴位進行按摩,效果一定會比單純的手術、藥物治療更好。選擇穴位的時候,我們應當選擇那些可以開竅順氣提神醒腦的地方。如風池、大椎、肩井、間使、曲池、足三裏、百會、大敦和頭竅陰穴就是很好的防治中風的穴位。風池穴——風池穴取穴方法是以正坐或俯臥姿勢,先找到兩耳垂後兩塊小突骨,往突骨後的淺窪處叫做完骨穴,而風池穴則在兩完骨穴水平聯機的中心點各自靠外2/3處。大椎穴——大椎穴在頸部,取穴方法是低頭,頸部最突起的脊椎下方的凹陷處。肩井穴——肩井穴的取穴方法是乳頭正上方與肩膀的交接處。間使穴——間使穴在手掌腕橫紋上三寸位置。取穴方法是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中間的凹陷處。曲池穴——曲池穴位於肘部,取穴方法是曲肘,在肘橫紋靠外的盡頭處,也就是靠近肱骨外上髁內緣的凹陷處。足三裏——取穴方法是將手輕握在膝蓋上,以中指指尖畫水平線,該線與食指的交點處。百會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取穴方法是坐正後,兩耳尖聯機與頭頂正中交彙處。大敦穴——大敦穴在大腳趾背上,取穴方法是大趾蓋根部,靠二腳趾方邊緣內兩毫米處。頭竅陰——頭竅陰在耳後,取穴方法是耳後際線中間的突骨位置。針對上述穴位的按摩手法以按、揉、叩、彈、掐、拍為主。每穴位按摩2分鍾左右。